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 coagulation)。

【答案】蛋白质的凝固作用是指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的现象。

2. 生物转化作用。

【答案】生物转化作用是指机体将体内的非营养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毒物等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这些物质生物活性或毒性降低甚至消除的过程。

3.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

【答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受体。

4. 沉默子(silencer )。

【答案】沉默子是某些基因含有的一种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5. 双关酶。

【答案】双关酶能与膜可逆结合,通过膜结合型和可溶型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双关酶大多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节酶,如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3-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氨基酸代谢的Glu 脱氢酶、Tyr 氧化酶;参与共价修饰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6. 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

【答案】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是指通过蛋白激酶催化的将ATP 或CTP 的位磷酸基转移到

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以及在蛋白磷酸化酶催化下的逆过程,从而使酶蛋白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7.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

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8. 光合电子传递链。

【答案】光合电子传递链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水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后到

达 9.

【答案】度特异地识别。

反应消耗ATP , 分两步进行。(1)

:

任何一步出现错配,氨酰

校正活性。

10.什么是黏性末端?它们在DNA 重组技术中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黏性末端是特殊的限制酶切割双链DNA 后获得的DNA 片段中的、由双链DNA 末端伸出的单链DNA 短区域。在DNA 重组技术中由于不同来源的DNA 片段(如外源基因和质粒都含有黏性末端)靠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的氢键相互结合,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DNA 共价连接,所以可重组DNA 。

11.在体外,用下列方法处理,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什么影响?

(1)(2)(3)(5)(2)(3)(5)

12.假设用

从7.0増加到7.4

分压从10托增加到40托 分压从60托下降到20托

下降到

解聚成单个亚基

分压增加,Hb 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分压下降,Hb 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解聚成单个亚基,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对葡萄糖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碳原子进行标记,当用酵母从葡萄糖发酵生产乙醇时,

的放射性最高而乙醇的放射性最低?

和乙醛,后者经乙醇脱氢酶催化转

)生成乙醇。欲使

)转变为

另外两个碳原子(

(2)

这些递体在类囊体膜上是有序的排列,互相衔接。

二、问答题

是如何生成的?

的形成由

合成酶催化,此酶对氨基酸及tRNA 两种底物都能高

合成酶都可加以更正,水解酯键,再与正确底物结合,即具有

(4)2, 3-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从

【答案】(1)pH 增加,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4)2, 3-DPG 浓度下降,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采用什么方法标记可使得

【答案】根据糖酵解反应过程,

丙酮酸氧化脱竣产生变成乙醇,即丙酮酸羧基碳原子(

的放射性最高而乙醇的放射性最低,则要葡萄糖的标记尽可能地转移到丙酮酸葡萄糖的

与原子经酵解可代谢为丙酮酸羧基碳原子,因此标记这两个碳原子可达到目的。

13.计算一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ATP 的分子数。

【答案】丙氨酸脱氨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分子分子

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其中3次产生

再加上由琥珀

生成7.5分子

成1.5分

通过呼吸链可生成2.5

1次产生

所以共产

生成琥珀酸产生1分

分子。所以1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

14.氨基酸脱氨基后的碳链如何进入柠檬酸循环?

【答案】氨基酸脱氨基后的碳链分别经形成乙酰-CoA 的途径、

分子数为12.5。

酮戊二酸的途径、琥珀酰

-CoA 的途径、延胡索酸途径及草酰乙酸途径进入柠檬酸循环。

15.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一旦参加生物合成,使其浓度降低,因而影响TCA 环的进行,生物体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通过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来维持,主要有3条途径:丙酮酸的羧化、PEP 的羧化、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转氨作用。

16.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合成途径,试简述两条途径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

甲酰基(来自四氢

叶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反应步骤比较复杂,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

然后

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

与鸟嘌呤核苷酸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有两种酶参与,即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5-磷酸核糖-1-

焦磷酸

的补救合成。

提供磷酸核糖,它们分别催化

三、论述题

17.简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方式。

【答案】转录是在DNA 模板某一位置上停止的,人们比较了若干原核生物RNA 转录终止位点附近的DNA 序列, 发现DNA 模板上的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情况。

(1)不依赖于蛋白质因子而实现的终止作用:这类终止信号的序列特征是在位点之前

互补的序列。这段互补序列由

几个碱基隔开,其转录生成的RNA 链可形成二级结构即发夹结构,这样的二级结构可能与

转录终止

核苷酸处有一段富含G-C 碱基对的回文结构,回文序列是一段方向相反、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