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住院医师题库>变态反应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者,女,10岁,每年春季出现打喷嚏(每次3~9个),伴流清涕、鼻痒、鼻塞,连续3年。鼻镜检查见双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水肿,变应原吃肤试验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B .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C . 血管运动性鼻炎
D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
E . 慢性单纯性鼻炎

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止血的作用机制() A.血小板解体后促进血液凝固。 B.血小板在血管破损处聚集。 C.释放凝血抑制物。 D.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E.释放5-羟色胺促进血管收缩。 患者,男,14岁,数年来经常晨起遇冷或进餐遇热后出现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涕。鼻腔检查双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水肿,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以下治疗不正确的是() 类固醇激素喷雾剂。 变应原脱敏治疗。 长期小剂量鼻腔减充血剂使用改善鼻塞症状。 鼻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减少不适应症状。 口服抗组胺药。 患者,男,60岁,近2年经常晨起遇冷或进餐遇热后出现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涕。鼻腔检查正常,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初步诊断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 血小板计数少于多少应禁行手术() ≤10×109/L。 ≤20×109/L。 ≤30×109/L。 ≤40×109/L。 ≤50×109/L。 患者,男,10岁,反复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连续2年,每年发病时间大于6个月,无明确发病诱因史及家族史,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阴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可疑性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患者,女,10岁,每年春季出现打喷嚏(每次3~9个),伴流清涕、鼻痒、鼻塞,连续3年。鼻镜检查见双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水肿,变应原吃肤试验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