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会计40%、财务管理30%、审计30%)之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现金流量表
【答案】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标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兔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2. 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金融资产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①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卞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者回购; ②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十金融衍生工具。
3. 无形资产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①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②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③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④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二、简答题
4. 以企业合并方式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遵循特定的会计处理原则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以下规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己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己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等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教权投资的成本。该部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接受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应当按照投资各方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作为取得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以债务重组、非货币险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陛资产交换》的规定确定。
5. 什么是成本?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为取得特定的资产而产生的费用计入一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以及为获取相应的收益所产生的营业成本两个部分。
(2)①成本与费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成本是以费用为基础而确定的。从两者产生的时间顺序上看,费用往往发生在先,而成本发生在后,费用是成本计算的前提与基础,而成本是己经对象化了的费用,即这部分费用在发生以后已经采取一定的方法归集计入了某一种资产的价值。
b. 成本与费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企业在生产准备过程中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会形成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购置成本; 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将购入的材料和设备等用于产品生产,上述采购、购置成本即转化为生产费用; 当产品生产完工以后,经过一定的归集,生产费用又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生产完工的产品验收入库后,生产成本进而又构成了库存商品的成本; 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库存商品成本又会转化为产品销售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通过实现的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的相互配比,可以确定当期销售商品的经营成果(利润或亏损)。从这个角度来看,卞营业务成本又是由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转化而来的一种费用。
②虽然成本与费用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a. 两者在考察过程中所联系的对象小同。作为对费用的考察一般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体现为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资产价值消耗的总额; 而对成本的考察则是与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相联系,成本是已经计入了一定核算对象的那部分费用,体现为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
b. 一定会计期间的成本与当期的费用并不完全相等。一种情况是成本小于费用。例如,企业
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仅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项,而当期所确认的费用除以上两项外,还应包括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二者之间并小完全相等。另一种情况是费用小于成本。例如,企业的库存商品是一种资产,其成本即为产品的生产成本。假定某一会计期间只有部分库存商品被销售,那么这部分库存商品成本就可以确认为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即与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产生配比关系的费用,而没有被销售的那部分商品的成本则不能确认为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所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这种费用明显会小于库存商品成本。
6. 影响折旧的因素有哪些? 从影响折旧的因素和折旧确定的过程分析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
【答案】(1)影响折旧的因素有:入账价值、估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入账价值和折旧年限是折旧确定的基本依据,而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则是对年折旧额的调整。
①估计使用年限越短,年折旧额越大,—定程度上表现了会计信息的谨慎性,但是折旧年限的确定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和企业实际使用状况进行估计,滥用估计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向外界传达错误的信息,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低估企业的价值。
②—方面,采用历史成本计算固定资产的原价,有据可查,能较好的保证计提折旧的真实,另—方面,在会计中,认为估计有时占很大比重,固定资产报废使得净残值和折旧年限都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专业判断,要保证折旧信息真实,就—定要结合很多因素来确定这两个因素。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和预计净残值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④折旧的方法。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还是加速折旧法直接关系到各期折旧额的大小,直线法使得各期的折旧费用平均化,企业各期生产销售稳定的情况下各期的利润也保持稳定,而加速折旧法会使企业前期的费用较大、利润较低,后期的费用较少。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固定资产损耗特征等合理确定,才能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关于折旧的会计信息的真实。
(2)在资产负债表中,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列示,而且计提折旧将计入费用,故而折旧计提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会计利润等相关会计信息的恰当和真实。
7. 企业在银行可以开立哪些账户? 每个账户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案】企业应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1)基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的账户,包括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等;
(2)—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