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输入西方科学思想的第一人,从19世纪末戊戌变法时起到二十世纪初,对西方科学思想传入中国起过关键的作用,影响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学术界关于严复研究的著作颇丰,而且其中严复思想的有些方面的成就已经堪称成熟了,但是对于严复科学思想方面的著述还不是很多,迄今为止仍没有专著出版,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也都比较笼统概括,没有对其科学思想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此外学术界对于严复早期的思想和晚年思想的不一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其中严复早年的科学思想与其晚年对科学的态度是否一脉相承,学术界也没有达成共识,鉴于以上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对严复科学思想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是严复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严复的科学思想产生于中国正处于救亡图存的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国人的价值信仰出现了危机,中国人旧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几近崩溃,以及受到明朝实学思潮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科学本身力量的不断强大,近代的科学观念以及与之相连的实证精神理性原则对于落后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无异于一次思想启蒙。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科学观到理性层面的科学观的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脉络。在当时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严复作为19世纪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第一人”,他对西方思想的引进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严复的认识结构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他以天演论为基础的科学的世界观,强调用普遍进化的理论去观察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黜伪而崇真”的科学精神,严复通过对西方近代科学实证方法的引进,使国人能够渐渐地培养起“崇真”、“尚实”的科学理念。以西方逻辑实证主义为核心的科学思维方法,由于严复留学英国而崇尚培根、穆勒的近代归纳法,加之其科学理念中对中国传统学术的“黜伪”的内容的批判,使得他在对待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时,比较推崇归纳法,这就形成了他归纳主义的一元逻辑观。严复持有功利主义的科学应用观,严复将科学发展与中国富强的问题连在一起,直接把科学说成是富强之本,救国之本,较早地提出了“富强之基,本诸格致”的观点,使他的科学应用观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同时在对严复科学思想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严复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带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的色彩。严复开启的经验论科学主义在当前仍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和方法论价值,他对于法治的提倡、往返质疑态度、科教救国思想等等,是一笔极宝贵的思想财富,至少经验论科学主义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及其后果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认真总结和汲取严复博大精神的思想仍是我们重写学术史的一个重大问题。严复研究本身就仍需要我们以“往返质疑”的态度去对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