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语音; 语法; 词汇; 汉字
【解析】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功能的声音形式。语音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的基本要求。词汇学习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语法即存在于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各种规则,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2. HSK 考试的全称是_____。
【答案】汉语水平考试
【解析】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_____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答案】教材
【解析】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 同时教材又是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
4.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而制订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_____。
【答案】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基本要求
【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综合课; 专项技能课; 专项目标课; 语言知识课; 翻译课; 其他课程
【解析】综合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综合课是主干课程。专项技能课是以训练某项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点。专项目标课是以一种有专门的教学目标和专项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方向的技能和能力。
6. 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两部分。
【答案】基础理论
【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它有广泛的接缘性,跟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对外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
7. _____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答案】课程设计
【解析】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根据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选定的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要考虑有关的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规模的大小。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8.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语言学; 心理学; 教育学
【解析】对外汉语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学科。①从本体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汉语本体,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从认识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从方法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从工具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9.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四个步骤。
【答案】预测
【解析】语言对比分析代表人物为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他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10.狭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指的是“教学与学习”,即只针对____。
【答案】语言训练
【解析】“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广义上讲,包括计算机辅助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学与学习、学习效果分析、测试与管理等。就语言教学来讲,包括语料分析、语言训练、语言测试、文字处理和教学管理等。
二、选择题
1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_____。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春秋》
【答案】C
【解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12.下列不属于分立式试题的是( )。
A. 填空
B. 改错
C. 多选
D. 写作
【答案】D
【解析】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例如填空、改错、多选等。分立式试题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具各一定的客观性。
13.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A. 对比分析
B. 中介语理论
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 心理语言学
【答案】B
【解析】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
14.一般来说,在留学生课程中,( )是主干课程。
A. 综合课
B. 听力课
C. 阅读课
D. 口语课
【答案】A
【解析】综合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综合课是主干课程。
15.《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 )的纲领性文件。
A. 功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