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针灸(医学高级)题库>中医针灸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位于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的腧穴是()。

A . 后溪
B . 腕骨
C . 养老
D . 阳池
E . 支正

完全脱位牙如果不能即时复位,对患牙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置于舌下。 放在鲜牛奶中。 放在生理盐水中。 洗净吹干备用。 放置于清洁的自来水中。 5岁男孩,高热7天,皮肤黏膜损害3天入院。体检:热病容,反应良好。结膜充血,唇和口腔黏膜发红、干裂。右颈淋巴结1个2cm×1.5cm。全身红色斑丘疹,手足微肿胀。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WBC18×109 /L,血培养阴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败血症。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川崎病。 风湿热。 3岁患儿,一周前感冒,两天前出现针尖大小的皮下瘀点和大片瘀斑,色红鲜明,分布不均,以四肢较多,伴有鼻出血及牙龈出血。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该患儿所患疾病是()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川崎病。 白血病。 败血症。 患者男,42岁,农民,因“不规则发热伴腹胀2周”来诊。近1周体温持续39~40℃,高热时脉搏80次/min。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肝肋下2cm,脾不大。血常规:WBC2.5×109/L,N0.70,L0.30。入院后第2天排粪时突然头昏、心悸、出冷汗,粪中有鲜血;扶入病房,血压70/50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副伤寒。 葡萄球菌感染。 关于局麻药高敏反应,下述哪些正确() 易发生在大剂量使用局麻药时。 酯类比酰胺类发生率高。 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毒性反应。 剂量常在正常范围内。 位于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的腧穴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