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代汉语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2.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3.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4.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5.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6.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
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7. 辅音
【答案】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也称子音。
8.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二、简答题
9. 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种说法都对吗? 为什么?
第一组甲、又良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乙、担任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第二组甲、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多么美妙地引起人们的遐想。乙、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引起人们多么美妙的遐想。第三组甲、他甚至连车窗外的茂密的青松、起伏的翠岗和遍地的野花也无意观赏。乙、他甚至连车窗外的株株青松、道道翠岗和束束野花也无意观赏。
【答案】第一组甲句说法不对。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第二组甲句说法不对。语序不当,定语错放于状语位置上。第三组乙句说法不对。定语“束束”不对,野花不能是一束束的,只能是一株、一朵、一丛等。
10.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答案】(1)排比的修辞效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加深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构成排比的各项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因而节奏感强,和谐流畅。
(2)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的好处
在写作中遇有内容不便于作总括叙述时,可以采用排比列举叙述; 有的虽然能作总括叙述,但为了加强语势,突出重点词语,也可采用排比句。排比多用于说理、抒情。用于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于抒情,可以把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11.运用歇后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歇后语带有俏皮的性质,说话、写文章时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既可以确切生动的表达内容,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运用歇后语也应该注意:
①运用歇后语要选取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
②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有的也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12.结合语法的性质特点,用具体例子谈谈汉语与英语在词类划分上的异同。
【答案】各种语言中根据各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词的类别,即词类,每种语言中词类的划分都是不一样的,英语和汉语的词类划分上有异有同,具体表现在:
(1)相同点
英汉都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语法作用也大体相同。
(2)不同点
①词类划分依据不同
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据词义,即词义的实与虚、动与静、具体与抽象等。
英语的词类依据是语法,词类与句子成分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词义倒在其次。比如: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英语冠词有时会给英译汉带来一些麻烦。
②词类划分注重点不同
汉语在词类划分方面同时注重词的功能和意义,而英语则主要根据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汉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用作谓语,而英语中的red 只能与be 在一起才可以作谓语。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类即使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名称,但它们所包括的词却不一定一样。
b. 汉语的实词包括所有动词,而英语中的实词却不包括助动词。汉语中的助词不仅包括表示时态的“了”、“过”和“着”,也包括语气词“啊”、“呀”等。而英语中的助词(助动词)只包括帮助助动词表不时态和语态的be 、do 、have 和有限的情态助动词。
c. 两种语言具有同一名称的词类却有不同的用法。如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汉语中的名词只有少数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例如“孩子们”、“哥儿们”,一般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而英语中名词可以分成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每当表示“不止一”的意义时,可数名词就得用相应的复数形式。
d. 汉语名词可以直接作表语和状语。
13.举例说明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答案】汉语语素的语音形式是音节,书面形式是汉字。汉字和语素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