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881管理学[专业硕士]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事务型领导者

【答案】事务型领导者又称为维持型领导者,是致力于维持现状的守业式的领导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秩序,使企业系统能高效、稳定的运行下去。事务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并且尽量考虑和满足下属的社会需要,通过协作活动提高下属的生产率水平。事务型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勤奋、谦和而且公正,以把事情理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引以为豪,并且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如计划、日程和预算,对组织有使命感,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2. 职权(Authority )与授权(Power )

【答案】职权(Authority )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通常也被称为制度权或法定权。

授权(Power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上级将自己的部分职责和相应的权力授予给下级,最后考核其成果,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手段。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措施、步骤等,上级一般不予干涉,下级有权自行处理。在授权关系中,上级对下级保留有一定的指挥权和监督权,而下级对上级负有报告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责任。

职权是一种权力,属于静态的名词,而授权更强调一个过程,属于动态的名词。

3. 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

【答案】直线职能制是把军队式的直线制和泰罗的职能制结合起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主要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领导者的参谋。职能部门拟定的计划、方案统一由直线领导批准下达,职能部门无权直接进行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实行主管人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这种结构主要适用于简单稳定的环境,适用于标准化技术进行常规性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指按照组织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的组织结构类型。在这种设计下,每个单位或事业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事业部经理对本单位的绩效负责,同时拥有战略和运营决策的权力。公司总部通常扮演业务外部监管者的角色,协调和控制各事业部的活动,同时也提供诸如财务和法律方面的支援服务。但是,各事业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考虑问题往往从本部门出发,忽视整个组织的利益,影响各事业部之间的协作。

4.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二、简答题

5. 组织中的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谓追踪决策? 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 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

【答案】追踪决策是指在初始决策实施后,伴随着组织环境发生变化,对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所进行的决策。

(1)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有如下特点:

①回溯分析。追踪决策是在原有方案已经实施,但环境条件有了重大改变情况下进行的。它是对初始决策的形成机制和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在这一意义上,追踪决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对初始决策合理内核的保留,而非简单地全盘放弃。

②非零起点。追踪决策所面临的条件与对象,经历了初始决策实施的影响,它己不是起点决策,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阻力的阻碍和过去决策的影响。

③双重优化。追踪决策是一个双重优化的过程。它不仅要优于初始决策,而且要在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或最满意的决策方案。

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

(2)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需要注意必须对过去的初始决策进行客观分析,根据新的情况,寻找调整改变初始决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追踪决策是一个扬弃初始决策不合理内容的过程。

6. 比较小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

【答案】(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 值的方法分类的控制

①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t 的函数。即Z=f(t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②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 ,则Z=f(w )。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

③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 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t 的函数。即Z 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Z=f(K )。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企业最高领导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很难进行程序控制或跟踪控制,而必须进行自适应控制。

④最佳控制

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 ,传递因子S 和K 及各种附加参数C ,即Z=maxf (X , S , K , C )或Z=minf (X , S , K , C )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普遍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例如用最小费用来控制生产批量,用最低成本来控制生产规模,用最大利润率控制投资,用最短路程控制运输路线等。

(2)目标控制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二类:

①预先控制。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杳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②现场控制。又称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③成果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7. 过分集权有何弊端?

【答案】过分集权的弊端主要包括:

(1)降低决策的质量。大规模组织的主管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过度集权的组织,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自适应和自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中的大部分决策均由最高主管或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在于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被逐渐磨灭,工作热情消失,劳动效率下降,从而使组织的发展失去基础。

8. 试述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外部招聘是指根据组织制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选拔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员工的方式。

(1)外部招聘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