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摘要

高中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繁重的学习压力、敏感的人际关系、青春期问题等使高中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更关系着我们国家人民素质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王才康、肖水源等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影响着心理健康的水平。目前心理学界关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多,关于高中生的研究非常有限,结论有所不同。本研究主要试图通过研究,了解当前乡镇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为乡镇的高中生教育提供一些实际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高陵县的569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旨在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发现:1.高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女生的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2.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文理科、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3.高中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上,高二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高一显著高于高三;在主观支持维度,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4. 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总水平及除恐怖因子外的其他8个因子均有负向预测作用。5.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总水平及除敌对之外的8个因子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根据对上述研究发现的讨论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表现为13%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16.2%的学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32.9%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强迫及人际关系敏感是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2.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2.6%的心理健康总水平和5.8%的抑郁。支持利用度能够负向预测2.5%的心理健康水平和2.3%的人际关系敏感。针对本研究的结果,提出如下教育建议:1.学校应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缓解和减轻学生的强迫及人际关系敏感症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2.增强高中生的主观支持感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提高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