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安塞腰鼓诞生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陕北的安塞和横山等地。它具有气势磅礴、舞姿优美、潇洒大方等多方面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安塞腰鼓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的研究,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基本特点、先进保护理念等视角入手,对安塞腰鼓的基本概念、历史起源、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特点、发展演变历程、目前的发展现状、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申遗后的发展策略等七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得出论文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关于安塞腰鼓近年来相关文献研究的总体论述。主要从文献研究的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入手研究安塞腰鼓是一种研究趋势。第二章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第三章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安塞腰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等两方面对安塞腰鼓进行分析,确保本文研究视角的准确切入。其次对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文化遗产价值。最后就安塞腰鼓的传承方式、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论述。第四章依据对安塞腰鼓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安塞腰鼓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方面特点。(2)安塞腰鼓目前发展现状堪忧。(3)安塞腰鼓的传承途径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4)影响安塞腰鼓传承与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最主要的是传承人方面的因素。(5)作为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安塞腰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针对上述研究提出安塞腰鼓未来发展策略及路径。借鉴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进经验来传承与发展安塞腰鼓;抓住发展机遇,高度重视安塞腰鼓目前的发展困境;加强安塞腰鼓各传承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扩大培养具有高水平的腰鼓传承人队伍团队。积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