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韩熙载夜宴图》是画家_____的代表作。

【答案】顾闳中

【解析】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其作画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顾闳中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相互联系的画面:①听琵琶演奏; ②集体观舞; ③间歇; ④独自赏乐:⑤一一惜别。整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_____的主题曲。

【答案】《三国演义》

【解析】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主题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由著名歌唱家杨洪基演唱。

3. 克里木特是19世纪未_____画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分离

【解析】克里木特,奥地利画家,他早年的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锢、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其主要壁画和绘画作品有《音乐》、《哲学》、《贝多芬》等。

4. 1956年日本设计师Sori Yanagi 设计的代表作品是_____凳。

【答案】蝴蝶

【解析】蝴蝶凳由日本老一代工艺设计师柳宗理设计,使用弯曲和板的立体加工技术。柳宗理将两片弯曲定型的纤维板,通过一个轴心反向而对称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在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这种造型很像是一只蝴蝶正在扇动的翅膀,因而取名为“蝴蝶凳”。蝴蝶凳承继往昔大和民族的审美意识,巧妙地融合西洋的现代素材,堪称“绝品”。1957年蝴蝶凳在米兰设计三年大赛上获得“金罗盘”奖,这是日本工业产品设计最早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

二、简答题

5. 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案】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1)综合性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会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2)实用性和审美性

作为实用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同样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但是,园林的实用功能主要就是供人们游憩玩赏,这种特殊的实用功能要求园林更加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

6. 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答案】(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

①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a. 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b.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艺术家的熏陶和影响是非常明显、深刻、普遍的。因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习俗以及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烙印,世界各民族的文艺作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包括艺术心理和艺术形式诸特征)正说明了这一点。其中特别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民族生活习惯、思想信仰和表现形式的积淀,才最终形成稳定的民族精神力量和习惯力量,凝集成不可用强力摧毁的具有民族特性的民族魂。

c. 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影响

从全世界人类思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言,这种冲击力是非常强劲而有力的,可以直接渗透和灌注到各个民族的文化中去,促使民族艺术在增添新的血液的同时产生新的表现形式与新的艺术种类。如今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的时代,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对艺术家们所起的作用显得更加迅速、直接、全面而又强大。

②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a. 优秀的艺术家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树立起为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奋斗的伟大抱负。

b. 艺术家应当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2)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的原因

之所以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是因为艺术工作者考研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

7. 简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答案】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1)情景交融

意境是情思与景物的统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 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

(2)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虚”与“实”是艺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虚实对比、虚实相生是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常采用的艺术手法。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

(3)意与境谐

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

(4)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

8. 简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

(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根据对社会生活反映方式的不同,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

①再现性艺术作品

如写实的绘画、雕塑等,直接呈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再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情感,又把情感还原为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例如,拉斐尔的《圣母像》。

②表现性艺术作品

表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感情,不是直接还原为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主要作品包括音乐、抒情诗等。

以上两类艺术作品的前提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思想感情。没有生活就没有思想感情,也就没有再现性和表现性艺术作品,所以说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