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SECAM 制

【答案】SECAM 制,SequentialColorwithMemory ,又称色康制,意为“按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属于同时顺序制,1967年由法国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SECAM 制也是为改善NTSC 制的相位敏感性而发展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制式。SECAM 制式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信号每行传送,而两个色差信号则逐行依次传送,即用行错开传输时间的办法来避免同时传输时所产生的串色以及由其造成的彩色失真。其特点是抗干扰性好、彩色效果出色,但兼容性较差。

2. 新闻播音语言

【答案】新闻播音语言是指广播电视新闻机构中承担向受众口头传达语言信息(即“播音,,)工作的从业者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这是对记者、编辑等提供的文字稿的日头再现,主要包括新闻的导语和串联词,广播新闻除录音报道、现场报道外的大部分内容,电视口播的新闻快讯简讯,新闻的背景和相关资料,新闻评论,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公告。

3. 日记卡

【答案】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访者在调查公司专门设计的一个本子或卡片上记录下自己听广播或看电视的时间、频率或频道、节目内容等等。以‘旧记卡”进行调查最早开始于1937年,密执安大学的加里森设计出一种表格,表格上每巧分钟一栏,要求受访者填写当天收听的电台、节目等情况。人员测量仪答:人员测量仪是指使用电子仪器监测样本户家中电视机的活动,结合样本的收视状态自动记录样本的收视}h}况。这种实时测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视听率调查的精度与时效,可以避免回忆或日记法中的人为失误。但测量仪的生产、安装费用较高,相应的样本数量及样本更换周期就会受到限制; 且设备操控较为烦琐,容易使老人、儿童等受访人的收视行为被低估。

4. 卫星电视广播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它是从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最初是利用通信卫星的信号转发器来转发电视广播信号,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传输电视信号的电视广播卫星,频段也从L 段、S 段、C 段,发展到Ku 段。

5. 体育新闻

【答案】体育新闻是指广播电视新闻当中有关体育运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育新闻可以是综

合新闻的内容之一,穿插在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之中,或者穿插在许多电视台晚间的综合新闻节目里面。在一些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当中,尤其目前专业体育频率频道中,体育新闻独立成为专门的一档节目。竞技体育的赛事报道在广播电视体育新闻中一向占据重要位置。

6. 类型化的节目构成

【答案】类型化的节目构成是指媒介主动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具有不同社会价值、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的目标受众的人口学特征,然后再通过恰当的节目类型来聚合和培养起对这一类型节目最感兴趣的这一人群。这样类型化节目构成的策略和技巧在于,既便于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不同广告诉求日标的最大限度契合,又便于节目本身系列性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7. 简述电视广播卫星的特点。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在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目前的电视卫星多数为地球同步卫星,在信号传输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卫星信号覆盖区域内,可有多条信道同时使用,直接与不同的地面站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卫星也可以按需要提供信道线路,连接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面站。

(2)卫星与各地面转的信号传输理论上不受距离的限制。

因此,其技术性能和操作费用也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 由于卫星传输的信道多、信号质量稳定,其性价比与微波传送、电缆(光缆)传送相比要高,因此等面积的信号覆盖费用较低。

(3)信号传输的范围广泛,除了传送电视广播的声音、图像信号之外,也可以传播其他无线电信号、数据等。

(4)广播电视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由模拟信号逐步发展成为数字式压缩信号。

②从传输普通电视广播信号逐渐过渡到传输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信号。

③从集体接收向个体接收延伸,由直播电视卫星(DBS )转播的卫星直播电视(DTH )日益普及。

④从信号的开放传播到加密锁码信号传输,接收端需采用相应的解码技术接收电视广播信号。 ⑤从单纯的节目覆盖功能扩展到利用卫星进行节目交易、双向同步播出、与有线电视联网等多种功能。

8. 简述台湾多元化发展的广播版图。

【答案】1990年代初,台湾广播机构依然有党营电台、军营电台、公营电台、民营电台4大体系,广播节目逐渐增加,内容日趋多元,一些电台不仅播第二、第三套节目,还普遍延长播出时间,很多电台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音。而台湾自1993年广播频率开放申请之后,少数播放范围为全台湾地区的大功率电台仍走综合型电台路线,以大众的普遍需求为综合目标。大部分电台

在市场竞争及区隔定位的考虑下,通常采用专业电台、类型电台、社区电台等经营方式。本土化、在地化、社区化、专业化更是不少电台追求的广播节目风格走向。

(1)强化专业台,增设新栏目。原先广播频率因受当局垄断和控制,观念上对专业电台也认识不足,所以专业台并不普遍。随着广播的发展,台湾广播也开始注意强化专业台,并增设了许多新栏日,强化对目标受众的深度“豁着”。尤其是出现了24小时播出的全新闻电台(如“中广”新闻网),以适应听众扩大了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资讯的需要。广播电合传播资讯,耽电视、报纸、杂志快速,一有重大新闻即可随时报道。

(2)重视少数族群的节目制播。台湾广播近年来出现了“多声道发声,方言成薪宠”的现象。过去广播倾向国语和闽南语,但新近电台语言政策开始调整,客家语、原住民语节目陆续出现,形成新的趋势。1993年频率开放也多倾向于区域性的电台、中功率和小功率的电台,强调广播的在地化、区域化服务功能。

(3)热线电话盛行,变传统电台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随着电话的普及与观念的改变,在直播节目中引入听众的电话已经变成十分普遍,力图把节目办成“听众自己的节目”。听众可以随时打电话进节目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许多节目因此而变得非常火爆,台湾用语习惯将热线电话根据英语读音译为“叩应”,也非常形象。

(4)跨媒体合作,汇整新资源。信息时代传媒发展的方向,在于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并以最佳的组合搭配,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专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配合未来科技的持续发展。广播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或与报纸、杂志等媒体寻求横向联系与合作也同样如此。广播在与其他媒介竞争中的同时,也开多媒体问、跨媒体、跨地域等多层次合作,实现传播效果共赢; 在广播同业态的竞争中,也强调“策略联盟”合作,在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电台问实现经营合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9.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答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设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到1943年春,由于主要零部件失效,新华广播被迫彻底停止,这次中断持续了2年时间,一直到1945年9月5日,经过多方努力才正式恢复播音。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仍为XNCR )o1949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取消XNCR 呼号,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0.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

【答案】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主要指的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党政领导的重大活动、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的经济决策、外交事务、本地区的党政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等等,重要程度高、影响力大,一般以硬新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