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非语言符号

【答案】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包括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以外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图画等。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交流中,表情、体态、语气语调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

2. 广播系统

【答案】广播系统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的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

3. 卫星电视广播

【答案】卫星电视广播是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向覆盖区域转发功率较大的广播电视信号,使该地区内的广大用户能够直接接收电视信号的新型广播方式。它是从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最初是利用通信卫星的信号转发器来转发电视广播信号,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传输电视信号的电视广播卫星,频段也从L 段、S 段、C 段,发展到Ku 段。

4. 风凰卫视

【答案】凤凰卫视英文名PhoenixSatelliteTelevisionHoldingsLimited ,官网:http ://www.ifeng.coma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中文电视台,不属于香港本地电视台,其主要日标对象是我国(大陆)及其他使用中文的观众群,因此凤凰卫视在香港关注度并不算高。凤凰卫视1996年3月31年开播,由新闻集团(透过香港StarTV )、香港资本及中资合股组成,节目集新闻资讯、体育、音乐、电视剧于一身。凤凰卫视集团旗下的卫视频道有:凤凰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及电影台; 另外两个媒体平台为《凤凰周刊》及凤凰新媒体

(凤凰网)。

5. 简述我国媒体传播的结构与管理方式的变化。

【答案】我国媒体传播的结构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随着卫星传输广播电视技术、卫星直播到户(D'PFD , Ru 段卫星频段的充分开发利用、卫星信弓功率的提高、接收设备的小型化,卫星广播电视将日益走进我国受众的家庭。

目前我国卫星法令规定:除了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涉外宾馆(公寓),及其他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可申请接收外国卫星电视节目,其他个人或单位一律不准接收。同时有一项补充规定:允许部分偏远或地形复杂地区无法正常接收微波传输的电视广播节目的居民,按规定申请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并且仅用以收看国内上星传输的电视节目。

(2)软性节目或媒体通过节目交流、交换、赠送、合作、购买等方式合法进入我国电视广播市场。

这些软性节「、媒体的渗入,将会在我国传媒市场中赚取相应的经济利益,尽管在品牌导入初期往往会采用赠送、低价销售等推广方式。而且这些软性节目的内容,虽然不具有直接的政治意义(这往往是我们比较容易警觉的),诸如此类文化产品的进入,也带进了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受众产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其中一些是有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随着港澳的回归,一些海外媒体通过香港等地为基地,将其媒介内容辐射到整个华语圈。随着我国人世,国际媒体以港台等地(其中又以香港地区为首选)为基地,逐步辐射、渗透中国内地市场的策略,往往是比较有效的。

总之,对于境外卫星电视的深入,除了必要的监管之外,提高我国自身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才是一条治本的解决之道。

6. 日记卡

【答案】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访者在调查公司专门设计的一个本子或卡片上记录下自己听广播或看电视的时间、频率或频道、节目内容等等。以‘旧记卡”进行调查最早开始于1937年,密执安大学的加里森设计出一种表格,表格上每巧分钟一栏,要求受访者填写当天收听的电台、节目等情况。人员测量仪答:人员测量仪是指使用电子仪器监测样本户家中电视机的活动,结合样本的收视状态自动记录样本的收视}h}况。这种实时测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视听率调查的精度与时效,可以避免回忆或日记法中的人为失误。但测量仪的生产、安装费用较高,相应的样本数量及样本更换周期就会受到限制; 且设备操控较为烦琐,容易使老人、儿童等受访人的收视行为被低估。

7.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答案】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于1928年8月1日开始播音(最初电台呼号为X}>, 后改为XGZ ,发射功率为500瓦)。1932年5月国民党当局又建成一个新的广播中心,同年11月12日,广播中心正式启用,中央电台的发射功率}I、一大到75千瓦(呼号改为XGOA ),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世界第三位的无线广播电台。

8. 电视接触率

【答案】电视接触率是指一天中收看过电视的人与全体人口数的比率。只要在当天收看过电视的人均计一人次,无论收看时间长短都不重复计算; 但通常在统计上会设定一定的下限,即至少要累计收看某段时间长度以上的人才被统计成为接触电视的人数。

9. 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国有/国营型的广一播电视机构属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是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来建立、管理、控制的一种类型。国有/国营广播电视机构通常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 其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也依靠小部分的广告收益。

10.广播电视新闻

【答案】广播电视新闻,是指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则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从传统报纸新闻“今天新闻今天报”的TNT 模式到广播电视新闻“即时新闻即时报”的NNN 的变化,不仅带来了新闻报道理念和方式的变化,而且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比现在完成时式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冲击力、渗透要强百倍。

二、简答题

11.简述电视剧的类别与历史沿革。

【答案】(1)电视剧的类别

①按西方商业电视的行业习惯分类电视剧大体上按体裁可分为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剧和电视电影; 按叙事结构可分为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 按制作方式可分为直播型和影片型。

②中国电视剧的分类方式

a. 按产地和投资,可分为国产剧和引进剧。

b. 按故事发生的年代,可分为现代剧、民国剧、古装剧。

c. 按题材,可分为侠义公案剧、武打剧、历史正剧、传奇剧、神怪剧、涉案剧、情景喜剧、改革剧、军事革一命剧、青春偶像剧、都市生活剧、普通百姓剧、少儿剧、动作剧、言情剧、时代变迁剧等。

d. 栏日剧:其特点是作为电视栏目周期性稳定播出,涉及的题材很广泛。

(2)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

①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在试播期间播出的单本剧《一口菜饼子》。

②直到198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中国电视观众人数的增加,电视剧真正迎来大发展时期。

③1980年,由王扶林导演的九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④1980年代初期,以《践跄岁月》、《今夜有暴风雪》为代表的“伤痕题材”电视剧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正视“文革”、促进知青问题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1980年代中期,一批为改革鼓与呼的电视剧应时而出,其中《新星》(1985)代表了改革剧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