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
A. 学会关心
B. 学会生存
C. 学会创造
D. 学会交往
【答案】B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21世纪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共存的思想对现代教育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 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 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它对现代人的素质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2. 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解决普及教育的师资问题
B.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 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 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其创立的“小先生制”的熟悉程度。陶行知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即“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人,把这些识字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者小学生称为小先生。所以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医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 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
A. 全结构式观察
B. 准结构式观察
C. 半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观察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非结构式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不完整。考查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在好几年的考题中都出现过,所以,这道题算是简单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
个字来代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 生计教育
B. 卫生教育
C. 文艺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C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
A. 废除八股考试
B. 颁布近代学制
C. 设立京师大学堂
D. 院改学堂
【答案】B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科学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
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厄布迪尔等人。
7.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 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
B. 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
C. 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D. 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一原理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如性别,种族,年龄等。此外,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第一,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只是众多因素之一。第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总成正比。第三,教育、教育产品难以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第四,人力资本理论着重从经济角度衡量和研究教育,容易冲击、忽视教育的主体价值。
8. 对于西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西方各类科学技术
B. 西方各国历史
C. 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D. 西方各类政治制度
【答案】C
9.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小均衡性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差异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是指,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同的特征(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