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725传播学原理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朝日新闻》

【答案】《朝日新闻》AsahiShimbun 日本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创办人是木村滕、村山龙平。草创时期为插图小报,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1888年实行产业化管理,以《东京朝日新闻》打进东京出版。1930年前后,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在东京形成廿报第一,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次鼎立竞争的局面。1940年9月1日在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名称为《朝日新闻》。

2. 《共和国报》

【答案】《共和国报》是1953年由英国东方出版公司在开罗创办的阿文日报。1961年改组为社会主义联盟机关报,反映政府观点,前总统萨达特曾任总编,由解放出版社在开罗出版,每天出对开十多张,发行30-44万份。

3. news-letter

【答案】news-letter 即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是最早的民间“报纸”。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开始有新闻信,直至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由于国家幅员辽阔,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都要靠新闻信保持联系。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4. “炉边谈话”(FiresideChatsofFranklinD.Roosevelt )

【答案】“炉边谈话”(FiresideChatsofFranklinD.Roosevelt )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一周的最后一天,他在白宫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一音器。总统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主任哈里·布彻便随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好了。”于是就此定名。此后,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罗斯福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在罗斯福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动第一次新政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5. 约翰·弥尔顿

【答案】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 , 1608-1674)是英国伟大的诗人、政论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1644年,他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最后印刷成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他在文中谴责了检查制度,表示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所以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最终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该书随后在西方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思想的经典论述,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晚年他双目失明,生活困顿,但仍矢志不渝,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6. 《小巴黎人报》

【答案】《小巴黎人报》是19世纪下半叶巴黎最有影响的四大廉价日报之一,1876年创刊,原为激进派小报,1888年转入让·迪皮之手后得到改造: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参加任何重大的政治论争,因而被称为中间派。迪皮宣称,该报要做“公众舆论的调节者’夕; ②内容上因循《小口报》的做法,追求客观,不重言论,连载小说,增加社会、体育等有刺激性的新闻报道; ③经营管理上注重设备更新,是巴黎第一个使用轮转印刷机的报纸,改进发行推广工作。这些措施使该报销量直线上升,1914年达到150万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报纸”。

7. 《论出版自由》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英国大诗人、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一本政论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随后,弥尔顿未经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将演讲词印刷出来,这就是著名的《论出版自由》。其主要观点包括: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 “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论出版自由》是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奠定了保障现代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第一块基石,提出的“出版自由”是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口号。

8. 哈瓦斯通讯社

【答案】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该社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12月创立于巴黎。巴黎几十家报纸以及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陆续成了它的订户。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为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初期曾依靠快马传送,1837年开始使用信鸽,1845年该社在国内线上开始用电报传送新闻,70年代该社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了拉丁美洲。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哈瓦斯通讯社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9. 《人民之友报》

【答案】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报纸之一,由马拉创刊于1789年9月12日。该报代表了中下阶层民众的利益,主张消灭封建制度,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马拉为此深受当局的迫害。1792年9月,改名为《革命日报》。人民之友报从一开始就以一份激烈论战的报纸、革命派的一个宣传工具的身份登上大革命的政治舞台。马拉为它指定了三重功能:揭发反革命、教育人民以培养公民和革命者、推动人民进行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10.ASEAN

【答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文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 。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最初的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旨在加快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各地区的和平和安全。之后,文莱、越南等国也先后加入东盟,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11.《邮便报知新闻》

【答案】《邮便报知新闻》是在日本首任邮政长官前岛密的支持下于1872年7月创刊。该报以当时遍布全国的邮政办事人员为读者对象和义务通讯员,通过邮政系统获取信息,这种便利条件使该报在新闻报道的丰富性方面大大超过其他报纸。1886年,该报在日本最先走向商业化经营之路,仿照欧美模式,对报纸内容、版面、组织机构乃至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报纸销数大增。18%年,改名《报知新闻》。1903年,该报在全国各地设立报纸销售店,专售《报知新闻》,其后各报纷纷仿效。1907年,该报发行量达到30万份,居全国首位。

12.《俄国财富》

【答案】《俄国财富》是19世纪90年代俄国民粹主义繁荣时期民粹派宣传其主张的重要讲坛。该杂志是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创刊之初刊登了许多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俄国民粹派的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于1894年至1904年任主编。80年代以后,米海伊洛夫斯基逐渐由革命民粹主义者蜕变为自由民粹主义者,《俄国财富》也随之成为自由民粹派的机关报。从90年代起,该刊登载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污蔑革命群众运动。1905-1907年革命后,《俄国财富》改变了编辑方针,政治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

二、简答题

13.简述新西兰电台和电视台的发展历程。

【答案】(1)大致发展历程

1925年新西兰广播公司在奥克兰等地开播,1936年设立国家广播机构(NBS ), 1943年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