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702分析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采用均相沉淀法,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A. 防止局部过浓 B. 生成大颗粒沉淀 C. 防止继沉淀 D. 降低过饱和度 【答案】B
2. 在下列诸核中,下列哪个核的自旋角动量等于零?(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自旋量子数
的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等于零。而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偶数
符合。
时,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
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等于零。上述四种核中只有 3. 已知当
=( )。
A.0.175V B.0.255V C.0.800V D.0.975V 【答案】B
4. (多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包括( )。
A. 结构的推测 B. 配合物研宄
C. 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D. 元素的定性分析 【答案】ABC
【解析】紫外可见光光谱是由物质的价电子跃迁产生的。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尤其是分子中共轭体系部分的结构不同,紫外-可见光谱不同;有机酸及其共轭碱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具有不同配合比的配合物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不同。所以A 、B 和C 均可用该法研宄,而元素定性分析与此无关。
5. 测定次数一定时,置信度越高,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
A. 越宽 B. 越窄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A 【解析】从公式
可知,在测定次数一定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取决于t 值,t 值取决
于置信度P ,P 越大,t 值越大。
6. 下列化合物荧光最强的是( );磷光最强的是( )。
【答案】C ; D
【解析】由于重原子效应,A 、B 、C 化合物不易产生荧光,易产生磷光。卤素原子序数最大,重原子效应越严重,荧光熄灭越严重,磷光产生的概率越大。D 没有重原子取代,易产生荧光,所以下列化合物荧光最强的是D ; 磷光最强的是C 。
7.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 )。
A. B. C. D. 【答案】D
8. 在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_无副反应, 【解析】化学计量点时,但因为
9. (多选)吸光原子与其他气体分子或原子间的碰撞所引起的变宽称为劳伦兹变宽或压力变宽;它会导致( )。
A. 温度升高 B. 谱线变宽 C. 谱线强度下降
D. 吸收峰的频率发生位移
【答案】BCD
【解析】压力变宽会导致谱线变宽、谱线强度下降和吸收峰的频率发生位移。
10.AgCl 在溶液中溶解度较纯水中大是因为( )。
A. 同离子效应 B. 盐效应 C. 酸效应 D. 配位效应 【答案】B
二、填空题
11.对少量实验数据,决定其平均值置信区间范围的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测定次数;置信度;标准方法
12.在某色谱柱上,分离苯及同系物,测得苯、甲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min 和6.0min ,死时间为lmin ,则甲苯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是苯的______倍,甲苯的分配系数是苯的______倍。
【答案】
13.沉淀
时,在含
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沉淀剂,然后加入尿素,加热,其目的是_____。
【答案】利用均相沉淀原理,得到大颗粒沉淀
14.—般化学试剂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他们的中文名称、英文符号和标签颜色分别为:
表
【答案】优级纯;GR ; 绿色;分析纯;AR ; 红色;化学纯;CP ; 蓝色
15.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_____。
【答案】由于溶液中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与EDTA 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使终点滞后或不出现终点的现象
16.气浮分离法分为_____三类。
【答案】离子气浮分离法,沉淀气浮分离法,溶剂气浮分离法
17.若对某样品的组成不完全清楚,应采用_____,以此来判断分析过程中有无系统误差。
【答案】几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测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