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2史学概要(自命题)300分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代田法

【答案】代田法是指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行此方法。其主要措施为把一亩地分成三刚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体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酬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刚里,这样作物人土深,抗风耐旱。加之配合便巧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增加了一解到三解。它在用地养地、合理施肥、抗早、保墒、防倒伏、光能利用、改善田间小气侯诸方面多建树,是后世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驱和祖师。

2. 三长制

,北魏【答案】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太和十年(486年)

政府下令实行三长制以代替宗主都护制。主要内容:每五家为邻,设一邻长; 五邻为里,设一里长; 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田地,征收赋税,调发徭役,维护治安。此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3. 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指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将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郡和县,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为郡守,掌全郡政务; 郡尉辅佐郡守; 监御史掌监察工作。郡下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县有大县小县之分,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县长; 县令、县长下设县尉、县皿,县尉掌管全县的军事和治安,县丞为县令和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秦朝建立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以后增至四十多个。

4. 徽率与祖率

【答案】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π=3927/1250=3.1416,称为“徽率”。南北朝时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约率为

22/7,密率为355/113。祖冲之首创上下限的提法,将圆周率规定在这个界限间。并且他的圆周率精确值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直到1000年后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他。所以,国际上曾提议将“圆周率”定名为“祖率”。

5. 澶渊之盟

,辽【答案】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大胜,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絹二十万匹,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6. 合州之战

,蒙古以三路大【答案】合州之战是1259年宋蒙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宋宝祐六年(1258年)

军攻宋,其中蒙哥汗亲率一军攻四川,由于四川备战充足,直到次年才攻到合州,合州知州王坚和部将张钰固守。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亲自到合州城下督战,被炮石击中,死于军营之中。蒙古军被迫撤退,合州之围遂解。蒙哥汗死后,蒙古内部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

7. 高平陵事变

【答案】高平陵事变又称为高平陵之变或正始之变是指司马爵消灭曹魏宗室势力的军事政变。魏明帝之后,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靓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逐渐控制了军政大权。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渴明帝高平陵,司马爵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把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夺取了朝中大权,曹爽等人被诛灭三族,司马爵取代曹爽操控傀儡魏帝曹芳。此事件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为日后司马炎代魏立晋奠下了根基。

8. 陈亮

【答案】陈亮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中兴五论》、《龙川文集》的作者。陈亮,字同

,上《中兴五论》,甫,宋婺州永康人,学者称龙川先生。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

不报,淳熙五年(1178)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两度入狱,出狱后志气益励,淳熙十五年,第三次上书,建议由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今江苏南京)以示锐意兴复。由是朝廷以为狂怪。绍熙元年(1191), 被人诬告,第三次下狱,次年,出狱,四年,中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军判官公事,未行而卒。他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指摘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与朱熹友善,论学则水炭不相容,曾进行过多次王霸义利之辩,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峰犀利。词作也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显示政治抱负,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

9. 秘密立储制

【答案】秘密立储制是指清代雍正帝以后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初无定制,至雍正,遂创行秘密立储制。具体内容为: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但选定继位者,等皇帝去世后,朝臣将有关遗诏昭告朝野。一般为皇帝写下诸君之名,密封藏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写一道由内务府收藏,以备核对。其特点在于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不受“嫡长”传统观念约束,并且也排除了统治集团中任何其他势力、个人对建储一事的干扰,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秘密立储之法尽量规避可能的夺位大战起到了减少储位纷争、保持政局稳定的作用,比前代的继承制更具合理因素。

10.北魏孝文帝

【答案】北魏孝文帝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471~499在位,即位时仅5岁,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495年(太和十九年)从平城迁都洛阳; 后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 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 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 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1.井田制

【答案】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其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逐渐瓦

,解。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且要交一定的贡赋。井田制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12.三监

【答案】三监是指周武王克商后为监视殷商遗民而设置的机构。周武王攻下商都朝歌后,封王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但商的奴隶主阶级仍保存了很强的实力。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西周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周武王灭商后,将殷都封给封子武庚,统率殷的遗民。并将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 殷都以西为廊,由武王弟蔡叔监之; 殷都以北为廊,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又武王以邶封武庚,以鄘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二、简答题

13.简述清朝的闭关政策。

【答案】(1)在明代,由于“倭患”的缘故,明朝曾经长期实行海禁。但在消灭东南“倭寇”后,开放海禁。清政府在和西方各国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闭关政策,所谓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的严格限制上。

(2)顺治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在郑成功、张煌言等领导下进行了抗清的斗争。为了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