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后勤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UD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提供无连接服务

Ⅱ提供复用/分用服务

Ⅲ通过差错校验,保障可靠数据传输

A. 仅Ⅰ

B. 仅Ⅰ、Ⅱ

C. 仅Ⅱ、Ⅲ

D. Ⅰ、Ⅱ、Ⅲ

【答案】B

【解析】UDP 无连接创建,提供多路复用服务。虽然有差错检验,但是不能保证可靠数据传输,所以III 错误。

2. 异步控制常用于( )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

A. 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围设备时

B. 微型机的CPU 控制器中

C. 硬联线控制的CPU 中

D. 微程序控制器中

【答案】A

3. 先序序列为a , b ,c , d 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

A.13

B.14

C.15

D.16

【答案】B

【解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访问根节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本题中,结点a 为二叉树的根节点,左右子树的先序遍历可能存在下面四种情况:①左子树为空,bcd 为右子树;②b 为左子树,cd 为右子树;③bc 为左子树,d 为右子树;④bcd 为左子树,右子树为空。然后将左右子树继续分解,如第①种情况的右子树先序遍历(bcd )可能有:a. 左子树为空,右子树为cd ; b. 左子树为c ,右子树为d ; c. 左子树为

cd ,右子树为空。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分解左右子树,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可得第①和④种情况各包含5种不同情况,第②和③种情况各包含2种情况,因此总共有14种不同的二叉树。

4.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使用后退N 帧协议(GBN )传输数据,甲的发送窗口尺寸为1000, 数据帧长为1000字节,信道宽带为100Mbps ,乙每收到一个数据帧立即利用一个短帧(忽略其传输延迟)进行确认,若甲乙之间的单向传播延迟是50ms , 则甲可以达到的最大平均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

A.10Mbps

B.20Mbps

C.80Mbps

D.100Mbps

【答案】C 【解析】

5. 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答案】B

【解析】这类问题一般都先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具有什么操作特性或是结构特性比如“先进后出”、“先进先出”等再判断其逻辑结构。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而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由于本题中先进入打印数据缓冲区的文件先被打印,因此打印数据缓冲区具有先进先出性,则它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

6.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子网掩码为

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D 。

【解析】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 这里77的二进制是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后四

也就是 因此答案是D 。位作为主机位,由此可以知道其广播地址是 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

7. 在虚拟存储器中,当程序正在执行时,由( )完成地址映射。

A. 程序员

B. 编译器

C. 装入程序

D. 操作系统

【答案】D

8. —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 )。

【答案】C

【解析】段内位移的最大值就是最大段长。段号长度占了8位,剩下32-8=24位是段内位移

空间,因此最大段长为

9.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A. 间接寻址

B. 基址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变址寻址

【答案】A

【解析】在四种不同的寻址方式中,间接寻址按指令的形式地址从主存中取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然后再按此有效地址从主存中读出操作数。其余三种寻址方式可以统称为偏移寻址。

10.已知两个长度分别为m 和n 的升序链表,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长度为m+n的降序链表,则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D

m 和n 是两个升序链表长度分别为m 和m 在合并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两个链表中的【解析】

元素依次进行比较,比较的次数是m 和n 中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