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853经济学[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效用
【答案】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2.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3. 交换的契约曲线 【答案】交换的契约曲线也称为合同曲线,是交换双方进行交换时最有效率点的轨迹。该曲线上的任意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用埃奇握斯盒状图来说明交换的契约曲线,如图所示。 交换的契约曲线的形成 图中,画出了消费者A 、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横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X 的数量,两纵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I A 、II A 、III A 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B 的虚曲线I B 、II B 、III B 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A 、B 两人的无差异曲线分别相切于点P 1、P 2、P 3,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 A.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CC'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效用的交换。 在契约曲线外的点如D 点,A 、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A 、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A (或B )的效用情况下,提高B (或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I A 进行,则到达P 2点时没有改变A 的效用,而B 的效用从I B 水平提高到II B ; 如果重新分配沿着II B 进行是同样的道理。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都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4. 恩格尔曲线 【答案】由消费者的收入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商品1是正常品 (2)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劣等品 恩格尔曲线 图(1)中,商品1是正常品,其需求量X 1随着收入水平I 的上升而增加。图(2)中,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在较高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力一向变动。 5. 低档物品 【答案】低档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低档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与此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低档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格变动与收入效应同方向变动。商品降价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再根据低档物品定义,收入增加使得低档物品需求量减少,因此低档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由于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始终是正,因此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减弱了替代效应。 低档物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物品。根据定义,吉芬物品降价使得吉芬物品需求量减 ,吉芬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并少。吉芬物品降价的替代效应为正值(吉芬物品需求量增加) 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为负。 二、计算题 6. 假定q 为产量,垄断生产者S 采用成本函数为 的技术B 进行生产,相应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场需求。试求: (1)若垄断生产者S 的市场垄断地位始终不可能受到威胁,则S 公司应该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需要具体说明理由。) (2)若垄断生产者S 采用问题(1)选择的技术进行生产,生产相同商品的竞争对手T 采用成本函数为 的取值范围如何? 【答案】(1)生产者S 的边际收益MR=24-2Q,技术A 的边际成本MC=8,由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可得24-2Q=8解得Q=8,则利润 。 以上分析表明,采用技术B 会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垄断生产者S 肯定会采用技术B 。 ,则有: (2)市场需求函数为:P=24-(Q S +QT ) 生产者S 的利润函数为: 。 技术B 的边际成本MC=2,由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 可得24-2Q=2,解得Q=11, 利润F 为某个常数,的技术进入生产者S 垄断的市场并与之展开竞争,生产者S 与T 的竞争遵循古诺模型,则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多少? 生产者S 与T 的利润各为多少?F 的技术A 或成本函数为与Q 为市场价格与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