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单一集中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农村出现了多元化和非均衡化发展的利益关系格局,各种利益主体展开了激烈的利益博弈,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从多重利益的视角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理顺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利益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特性和趋势,从多重利益的角度考察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必须以农民的民生为本,加强多重利益格局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和思想建设。论文最后对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政治参与制度设计、组织制度设计的具体对策。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利益诉求日趋多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内部、不同地区的农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利益差距日益增大,农村利益主体从单一集中向多元化发展、利益关系从平均主义向非均衡发展。农村传统利益主体、新兴利益主体、外来利益主体之间对于农村社会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
作为执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利益的交汇点。从外部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纵向的上级党委和政府、横向的村委会、民间组织和民众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从内部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党支部班子、支部书记和广大农村党员也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农村各种利益主体既有加快发展的共同利益,也有独立利益主体应有的特殊利益。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以民生为本带领农民加快发展,解决与农民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和其他问题,扮演好自己农村利益领导者、整合者、服务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党组织产生方式、党员和农民认同方式等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基础。在组织建设方面,要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的法定和非法定条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流动党员的管理。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发展的经费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费支持。在思想建设方面,要根据新时期实践的需要来确定全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重塑农村党员思想建设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内活动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引导和管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今后要协调和处理好与外部利益组织的纵横协作互动关系,构建矛盾协调型机制,健全以畅通信访渠道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提高协调处理利益矛盾关系的能力;构建民生型组织,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经济能力,提高干部服务经济的本领;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能力,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论文最后对新利益格局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塑造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即党支部书记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应当对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培训、提拔、奖惩等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流动党员中的党建问题,保证党员流动不流失。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责范围要制度化,才能保证基层政权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协调运作,保证农村社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角度新。本论文从多重利益的视角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角度比较新颖;(2)内容新。考察和厘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多重利益关系,为更好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3)结论新。对于构建多重利益关系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权责制度化设计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些田野调查,但是范围不大。今后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来印证和修正论文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