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1分析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 )。
A. 钨灯 B. 氛灯 C. 汞灯 D. 空心阴极灯 【答案】D
【解析】(1)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的光源主要有:空心阴极灯(HCL )和无极放电灯(EDL );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它的光源主要有:①可见光光源,最常用的可见光官员为钨丝灯;②紫外光源,多为气体放电光源,如氢、氘、氙放电灯及汞灯。(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400〜4000cm1)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它的光源主要有硅碳棒或能斯特灯。
2. 在化合物
中,偶合常数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3. 微溶化合物
(
的水介质中的溶解度为( )。
)
A. B. C. D. 【答案】C
4. 在量度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的统计量是( )。
A. 相对标准偏差RSD B. 标准偏差S C.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D. 全距R 【答案】C
【解析】ABD 三项是量度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5. 用滴定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
A.75V
B.68V C.41V D.32V 【答案】A
【解析】该氧化还原滴定反应为:氧化剂的半反应为:还原剂的半反应为:
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f=l则有,
故应选A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进行定量测定 B.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进行定性鉴定 C.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确定试样中的组分数 D. 根据色谱峰的宽度可了解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答案】C
7. 人体血液的pH 值总是维持在7.35〜7.45,这是由于( )。
A. 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 血液中的
起缓冲作用
C. 新陈代谢出的酸碱物质以等物质的量溶解在血液中
D. 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答案】B
8. 极谱法电解后溶液的浓度和组成没有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
A. 外加电压高 B. 支持电解值的浓度大 C. 滴汞电极的电阻值很大 D. 通过电流很小 【答案】D
9. 若外磁场的磁场强度( )。
A. 不发生变化 B. 逐渐减小 C. 逐渐増大 D. 不变或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根据磁能级能级差的公式
与外磁场强度
成正比,当
逐渐减小时
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g 所需的能量应逐渐减小。
10.在气相色谱分析某组分时,已知其保留值为11min , 空气出峰时间为0.5min ,则该组分由于溶解或吸附于固定相较不溶解或不被吸附在色谱柱中多滞留的时间为( )。
A.5.5min B.10.5min C.11.5min D.22min 【答案】B
【解析】
逐渐减小时,则使质子从低能级
跃迁至高能级
所需的能量
二、填空题
11.用玻璃电极测量
的溶液的pH 值时,会有一种系统误差存在,称为_____,即测得的pH
来制造玻璃电极。
值比实际值要_____,这是因为_____,这时可用_____替代
【答案】碱差或钠差;低;钠离子在电极上有响应;
12.新购置的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般要在_____中浸泡24h ,其目的是_____。
;形成溶胀的水化层 【答案】水(或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