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810文艺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时尚

【答案】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 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 ③包容性,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2. 视觉艺术

【答案】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形式。

3. 主观精神说

【答案】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特征。

4. 劳动说

【答案】劳动说是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广为流传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俄国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引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例如集体劳动中产生“节奏”和节奏感,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型的发生。

5.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所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均为不朽之作。文学创作的同时,托尔斯泰还以浓郁的兴趣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所著《莫泊桑文集序》、《艺术论》、《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美学见解。托尔斯

泰是艺术表情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艺术的功能与使命就是在人际间建立普遍的情感联系,艺术品的水平取决于情感的真诚、独特、清晰所产生的感染力。在《艺术论》中,托尔斯泰详细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他指出,艺术的感染力是区分真正艺术和虚伪艺术的标志。艺术感染力的程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一,它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巨大的影响。

6. 摄影艺术

【答案】摄影艺术是摄影师以摄影为手段,根据创作构思把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以之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者自然景象,并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门造型艺术。

7.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8. 典型人物

【答案】典型人物,又称“典型”、“典型性格”、“典型形象”,是指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现为非常复杂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制约; 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井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些社会本质的东西。因此,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

9. 艺术史

【答案】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①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②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

10.语言艺术

【答案】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为语言艺术。

二、简答题

11.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由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构成,主要表现为:

(1)“用笔”,它是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

(2)“用墨”,它是指墨的着色程度,如浓淡、枯润等,使墨色富有变化。

(3)“结构”,它是指字的结构以及每个字的大小、疏密、斜正等,需要精心考虑,呼应对比,恰到好处。

(4)“章法”,它是指作品的总体布局,即整幅字在行次布局中应当错综变化,疏密相宜,苦心经营,具有节奏和气势,从而体现出整幅作品内在的神韵。

(5)“韵律”,它是指笔画和线条的动静、起伏、枯润等变化。

(6)“风格”,它是指作品整体的艺术特征,以及山此表现出来的书法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它是由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等共同形成的艺术效果。

12.诗歌在语言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诗歌在语言上的特征主要有:

(1)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歌的特征是通过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为了表现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诗歌特别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诗歌语言凝练、优美、富有音乐感

诗歌的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诗人往往呕心沥血、字斟句酌,通过最精粹的语言使诗歌具有如同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令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给欣赏者带来蕴藉隽永、无限丰富的美感。

13.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表现、原则、条件和类型。

【答案】(1)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的表现

①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前人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在后人的艺术中都有所继承。如对祖国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山河的赞美,对幸福的渴望,对不幸的同情,对残暴的愤慨,对正义的讴歌,对邪恶的鞭挞,对和平的追求等等。

②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