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偏义复词

【答案】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2.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3.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4.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5.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6.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

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7.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8.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语体?

【答案】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10.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___解决了。

②彻底_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③问题解决_____不彻底。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解决。

⑤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研究。

【答案】①问题彻底_____解决了。“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③问题解决_____不彻底。“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解决。“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⑤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研究。“认真”是形容词作状语,后面应当填“地”。

11.用调值数码法给下列汉字标调。

五方:东 西 南 北 中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五谷:稻 黍翟 稷 麦 豆

五金:金 银 铜 铁 锡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岳: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篙山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五经:易 书 诗 礼 春秋

五彩:青 黄 赤 白 黑

【答案】

12.双宾语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式,请回答什么是双宾语句? 并以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为例说明构成双宾语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双宾语句的含义

双宾语句又称双宾式、双宾句,是指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既涉及人又涉及物,因而带了两个宾语,而两个宾语间又没有结构关系的句子。例如“王老师教我们英语”、“他送你两本书”。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如上例中的“我们”、“你”; 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称作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如上例中的“英语”、“两本书”。

(2)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

英语双宾语句中只有给予义,汉语的相应语句中有给予义和取得义。

汉语的双宾语句中除了存在给予义构式外,还存在取得义构式。此构式典型地指称如下这一事件: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是一种将受事传入的行为,涉事因此而受到损失。

,可以定义为: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英语的双宾语句表示一个构式,其构式义为“给予”

是一种传出受事行为,涉事因此而获得利益。

因此,从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可知,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是其动词只限于“授与”义、“教示”义的几类动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中可作如此解释的动词,否则,不能带有双宾语。

13.试指出下列句子属哪一句类。如果是疑问句,要指出小类名:如果有语气词,还要指出它的意义。

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

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