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二) .. 12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三) .. 21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四) .. 31

2018年湘潭大学哲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五) .. 45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使学生有效学习并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一个手段。督导的目的在于使被督导者能够学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角色,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价值与技巧内化,并学习按照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提供有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

2.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案】微观社会行政是指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3. 督导

【答案】在录用新成员、承担新任务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对工作任务有深入而全面认识的机构领导者对其下属进行督导是必要的。督导的词义是指监督、控制和监视。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地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督导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督导被认为是传道授业,它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它具有行政、管理、教育和支持等功能。

4. 家庭沟通

【答案】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因为它们都在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意思。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家庭中因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家庭因被认定为私领域,其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的家庭成员认为家庭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关注沟通对象的感受。如果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清绪或做出不当行为,会使家庭成为有

害物的垃圾站,致使家庭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冲突和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

5. 互动治疗

【答案】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

(1)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2)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小组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它的具体目标。

6. 医务社会工作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医院和诊所、儿童医院和诊所、慢性病疗养院以及医学康复机构中实施的社会工作。这些服务大多是在医院进行的临床工作,所以有人称之为医院社会服务或临床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项目是解决在这些医疗机构内与病人及其家属有关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情绪的困难。因为这些因素对病人的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下,才能达到综合性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随着医院功能的改变,医疗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需要日益增加。

二、简答题

7. 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答案】(1)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管理的问题。许多农民进城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之内,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等,只能在体制外生存而成为流动人口,大大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价高昂,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

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使农村更落后。然而在城市中,贫困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逐渐出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家庭的基本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破坏问题。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

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文地理环境破坏问题。许多文物古迹,古建筑群等被强行拆除,相

当程度上不可逆地对人文景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

⑦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问题,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障碍。

(2)中国城市化的出路

在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中,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以何种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形成了以下几个著名观点: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并举论。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在对城乡分割的一些主要政策,像户口、就业、社会保障等的改革,在大中城市尚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目前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选择。中国政府自2001年10月1日起全面放开小城镇的户口限制,就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亦将在保持一定特色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8. 社会工作主要有哪些伦理守则?

【答案】社会工作有以下伦理守则:

(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①适当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维持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标准。

②能力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争取和保持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表现中的精通地位。

③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义务。

④诚实。社会工作者应该按照专业诚实的最高标准行动。

⑤学问和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由学者质询的惯例来指导。

(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①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对当事人负责。

②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权利。

③秘密和隐私。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并且要保守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

④费用。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虑周到的和相称的。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①尊重、公平和礼貌。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礼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同事。 ②处理同事的当事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同事的当事人。

(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