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对剧诗这一新兴文体的研究这几年来方兴未艾,唐以后的剧诗研究更是如火如荼,但是对唐前剧诗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提起,先唐诗歌的发展较之唐以后的诗歌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和音乐舞蹈的紧密结合,以诗的形式来演绎一段故事或者借音乐舞蹈来抒发情怀,这完全符合对剧诗的定义,因此,对唐前剧诗的考察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如果单纯从戏曲的角度来考察唐前剧诗,未免牵强且难成篇,因此本文还是立足于先唐的礼乐文化对诗歌的影响以及就具备剧诗因素而言,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诗经》、《楚辞》和《乐府诗集》中的诗歌,分别从内容和艺术形态两个方面,来对唐前的诗歌进行简要的梳理总结,以期得到唐前剧诗的发展脉络。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重点考查了唐前剧诗的可行性,梳理了剧诗一词从引用到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写唐前剧诗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唐前剧诗的界定问题和先秦歌辞中的剧诗研究。对于第一个问题,重点从礼乐文化和巫觋文化来考察唐前剧诗的发生和特点,第二个问题,则从先秦歌辞内容的简要梳理中来考察先秦歌辞中剧诗的艺术形态。
第二章从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所奠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写起,分别对《诗经》和《楚辞》中符合剧诗要素的诗歌内容作了简要梳理,并以此推断它们各自的艺术形态,并对造成这种不同诗歌传统的原因从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上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三章考查《乐府诗集》与唐前剧诗。本章分两汉和魏晋南北朝两个时段来考察《乐府诗集》中的剧诗,也从内容和艺术形态上来进行考查,其中对汉乐府的相和歌辞和南北朝民歌作了重点考查和深入分析,并以文人创作拟乐府诗为界,将唐前诗歌的发展规整出两条线路来,以此佐证研究唐前剧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论文结尾对唐前剧诗的发展作一简单总结并梳理出了清晰的脉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