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4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因变更
【答案】因变更即因变量,我们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
,并用y 来表示。我们用““因变量””表示“引起”或“导致”。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
变量,或者说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时,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比如; “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在实验研究中,因变量则是受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的变量。在调查研究中,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
2. 户内抽样
【答案】户内抽样,即从所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户内抽样可以采取两种方法:Kish 选择法和生日法。
3. 研究设计
【答案】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下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4. 研究命题
【答案】研究问题即研究命题,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问题”或“现象”既有些相似,又有所不
,的确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这是它同。社会研究中的许多“问题”
们有些相近的原因; 但社会研究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史为集中,也更为明确,这是它们之间有所小同的地方。
5. 流程图方法
【答案】流程图方法主要是指以历史和现时发展过程为标准,对定性资料所进行的描述。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很好地展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6. 描述性研究
【答案】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
(1)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2)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
(3)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
(4)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上,比探索性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探索性研究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初步的“探测”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象的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
二、论述题
7. 试论社会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异,并举例说明两种研究方式之间如何进行互补。
【答案】(1)差异:
①从哲学基础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 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
②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科学范式; 定性研究就自然范式。
③从逻辑过程上来看:定量研究是演绎推理:定性研究是归纳推理。
④从理论模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理论检验; 定性研究是理论建构。
⑤从主要方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验调查; 定性研究是实地研究。
⑥从分析方法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是文字描述。
⑦从研究特征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客观的; 定性研究是主观的。
⑧从主要目标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定性研究是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⑨从资料收集技术上来看:定量研究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 定性研究是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
(2)两种研究方式之间的互补:
①社会研究大多属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单一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较少。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时,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同一研究中常常综合使用两种研究方式,这样有利于两种研究方式之间优势互补。
②一般见到的调查报告之类的大多是定量研究的结果,定量研究多采用大量的表格和数据来比较精确的闻释某一问题。定量研究的结果比较精确一些,但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已经进行了一些定性的研究,从中概括出基本规律,找准目标,然后在运用定量研究对这些规律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实际社会研究中该运用哪种方式,这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且取决于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举例略。
三、思考与实践
8. 如果要研究民国时期人们婚姻观念的特点,你认为最佳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该研究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研究民国时期人们婚姻观念的特点,最佳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1)原因分析: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弓、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由于民国时期距离当代已经很远,无法采取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而可以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人们的婚姻观念。
(2)文献研究的优缺点分析:
①文献研究的优点
a. 无反应性。文献研究不会打扰研究对象,也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
b. 费用低,省钱省时。
c. 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d. 适于作纵贯分析。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文献研究在进行纵贯研究或趋势研究方面有着它特别的优势。
e. 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在内容分析中,弥补过失比其他研究要容易得多。只需对所用资料重新进行编码或进行统计处理,而小用一切都从头开始。
②文献研究的缺点
a 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社会研究所用的文献资料通常都是由其他人为自己特定的目的而编制的常常隐含着由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文献过程中的客观限制所形成的各种偏误,从而影响影响到文献资料的质量。
b. 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由于许多文献都不是公开的和可以随意获得的,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
c. 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难以编码和分析。
d. 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9. 何谓文献回顾,它对于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哪些作用?
【答案】(1)所谓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2)文献回顾是社会研究过程中前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文献回顾对于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己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我们将会比较全面地了解本领域中的研究状况,特别是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这种了解对于帮助我们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我们自己的研究放到现有研究的背景中去,便于我们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