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 . 吡罗昔康
B . 吲哚美辛
C . 布洛芬
D . 双氯芬酸
E . 对乙酰氨基酚
提示:烧伤后第6天,患者尿量维持约200ml/d,体温35.8℃,心率130次/分,呼吸30次/分,腹胀,听诊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4×106/L,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双香豆素的抗凝血机制是() 加速AT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 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能对抗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的作用。 激活纤溶酶。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106g/L,PLT412×109/L,WBC38×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该患者若是类白血病反应,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有原发疾病。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无Auer小体。 无Ph染色体。 骨髓铁染色正常。 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抗炎作用很弱的药物是()
●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