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学校自命题)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2.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3. 技能

【答案】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复杂的专门的行为模式,可以分为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亦称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4.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5. 程序性记忆

【答案】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该类记忆需多次记忆方能获得,并且可无意识地被提取。

6.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7. 白板说

【答案】自板说是将人初生的心灵比作一张自纸或一块自板,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是由后天的感觉经验获得的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 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他反对人的知识来自天赋观念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自板,没有任何观念。人的全部知识和观念都来自感觉经验,是后天获得的; 认为知识、观念来源于感觉和反省。

8.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二、单选题

9. 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史强调( )。

A. 社会起因

B. 个体起因

C. 婴儿期的发展

D. 青少年期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更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10.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

A.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同时性与继时性

D. 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

【答案】B

【解析】卡根等人将认知风格分为冲动与沉思,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间题的思考速度上。其中,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沉思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11.立体电影利用的知觉原理主要是( )。

A. 运动视差

B. 纹理梯度

C. 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

【答案】D

【解析】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

12.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A

【解析】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如可采用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

13.在小学早期阶段,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具有( )优势,而男孩子又一般比女孩子具有( )优势。

A. 语言表达; 视觉空间能力

B 数学; 语言表达

C 视觉空间能力; 数学

D. 数学; 视觉空间能力

【答案】A

14.在桑代克早期提出的学习规律中,体现了共同要素迁移理论思想的是( )。

A. 多重反应律

B. 优势元素律

C. 联结转移律

D. 类推反应律

【答案】C

【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效果律中,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