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40经济学原理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假设一国劳动力市场初始的离职率(l )为0.01,失业人口就业率为0.19, 2009年该国政府推出再就业工程,将失业人员的就业率提高到0.24,请问,该政策对该国劳动力市场的自然失业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 )
A. 自然失业率将保持不变
B. 自然失业率将提高0.02
C. 自然失业率将下降0.02
D. 自然失业率将下降0.O1
【答案】D
【解析】设就业人口的离职率为l ,失业人口的就职率为.f 则自然失业率为
自然失业率为, 后来的自然失业率为:。起初, 可见失业率降低0.01。
2. 如果失业率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那么经济中找到工作的人数必须等于( )
A. 失业者人数
B. 离开或者失去工作的人数
C. 寻找工作的人数
D. 离开的劳动力人数
【答案】B
【解析】由失业率公式可知,为了保证自然失业率不变,必须使离职的人数等于就业的人数。
3. 当经济体沿着给定的总需求曲线移动时,下列( )因素将保持不变。
A 实际收入
B. 名义货币供给
C. 物价总体水平
D. 实际货币余额
【答案】B
【解析】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影响总需求,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因此当经济体沿着给定的
总需求曲线移动时,名义货币供给是不变的。
4. 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中,投资支出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 )。
A. 总需求曲线更趋平缓
B. 总需求曲线更趋陡峭
C. 对总需求曲线无影响
D. 总供给曲线更趋平缓
【答案】A
【解析】当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时,价格的一个微小变化导致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会导致投资大幅度下降,因而会使产出降低很多,即价格的变化对应于更多的产出下降,则总需求曲线更加平缓。
5. 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主义的假设是( )。
A. 市场出清
B. 理性预期
C. 自然率假说
D. 价格刚性
【答案】B
【解析】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假说,从而纠正了原凯恩斯主义的适应性预期的不足。
二、论述题
6. 试运用短期和长期总供求模型分析经济波动。
【答案】(1)总需求曲线表示了经济总需求(Y )与价格指数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在P-Y 空间中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IS-LM 模型中,当经济总需求(Y )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则物价指数必然下降。因此. 经济总需求与物价指数负相关。
(2)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各种价格指数和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之间的组合关系。由十各学派的基本假设不同,因此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们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
(3)短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短期波动的情况如图15-8所示。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短期波动
图(a )表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现在,经济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于繁荣状态,如图(b )所示。如果经济
2需求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
于萧条状态,如图(c )所示。
(4)长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长期波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为垂直横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现在,总需求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1。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依然相交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国民收入不变。但是,价格水平大幅上升。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长期波动
从以上分析来看,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可以分析由经济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在短期,经济冲击引起经济繁荣、萧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应该使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建议,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运行。
三、计算题
7. 假定某人每月消费支出的收入是1600美元,储蓄存款账户中每月利率是0.5%,交易成本是1美元,试问他最好交易几次,他持有的平均现金金额是多少? 如果这个人收入增加到1800美元,这个人货币需求会变化多少?
【答案】(1)假定该人交易两次,即一次在月初把一半收入变成储蓄存款; 另一次在月中取出,则他平均持有的货币是收入的1/4,则1600/4=400。若交换。次,则平均持有的收入为1600/2n。若月利率是0.5%,则丧失的利息或者说机会成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