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822经济学(含宏观、微观)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哪种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
A. 实际利率很低
B. 名义利率很低
C. 实际利率很高
D. 名义利率很高
【答案】A
【解析】当实际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将不会再上升,
,此时LM 曲线水平,变动货币供给,不能降低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陷阱”
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2. 国际收支失衡意味着( )。
A.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贷方余额不等
B. 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余额不等
C. 物品、劳务的进出口额不等
D. 资本流出与流入额不等
【答案】B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要求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余额要相等,否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
3. 政府培训计划和最低工资的增加分别会( )。
A. 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结构性失业
B. 减少结构性失业,增加摩擦性失业
C. 减少结构性失业,减少摩擦性失业
D. 减少摩擦性失业,增加结构性失业
【答案】D
【解析】政府培训计划提高了工人适应工作的能力,从而能减少寻找工作的时间,也就减少了摩擦性失业; 由上题知失业保障计划会增加摩擦性失业; 最低工资增加会增加结构性失业。
4. 假设奥肯系数为2,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为4000单位,自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水平为( )单位。
A.3200
B.3400
C.3600D.3800
【答案】D
【解析】由于该经济实际失业率概予自然失业率2.S%,根据奥肯定律可知,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S%,则实际产出水平为4000x1-5%)一38000
5. 失业保障计划增加了( )
A. 摩擦性失业
B. 季节性失业
C 青少年的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答案】A
【解析】失业保障计划减少了失业者的生活困难,从而使他们用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工作,增加了摩擦性失业。本题还应该注意到青少年失业一般是因为最低工资法,而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则是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一种失业。
二、论述题
6. 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答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发展中最为严重的一场灾难,对其成因的分析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按照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
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改变和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的解释强调了总需求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的作用。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从而与利率水平不相适应,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十分强调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在资本边际效率宣告崩溃时,人们对于未来之看法亦随之而变得黯淡,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导致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不仅如此,资本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引起证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而消费者决定其消费行为受其投资价值之涨落影响大,从而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利影响。自发支出的下降反映了有效需求的不足。
(3)自发支出的下降加剧了萧条
自发支出的这些组成部分的下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实际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下降。由于自发支出急剧持续下降,萧条变得十分严重。
凯恩斯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使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何在,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创建其经济理论的。也就是说。他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对社会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以及严重失业、“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做出解释,寻求解决的对策。他明确承认,他的这一理论是关于“经济繁荣内部何以会孕育着使其自身趋于毁灭的种子”理论。
三、计算题
7. 己知一个宏观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Y d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税收T 0=60,比率税率t=0.25。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是多少?
(2)支出乘数K 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
【答案】(1)可支配收入:Y d =Y-T0-tY=0.75Y-60,则消费函数为:
根据三部门收入支出模型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Y=52+0.6Y+50+200
求解方程可得:Y —755。
(2)根据支出乘数定义有:。
(3)用S 表示政府则政盈余,则S=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其中,政府支出G=200; 政府收入=
(亿元)。所以,政府财政盈余S=248.75-200=48.75(亿元)。
需求函数为(W ,8. 设某封闭经济体内,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函数为P 分别为工资和物价)。在产品市场上,总产出函数为,投(N 为劳动力就业量)
,税收为T=100+0.2y,政府购资为i=300-4000r, 消费需求为c=95+0.75yd (y d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买为g ; 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为M ,货币需求为L=0.2y-2000r。
(1)写出IS 和LM 曲线方程以及总需求函数。
(2)假设工资和物价是灵活的,写出总供给函数。
(3)若g=400,M=200,计算均衡的产量、价格、工资、利率水平。
(4)若其他条件小变,货币供给量扩大为300,请问总需求曲线、新的均衡产量、物价、工资、利率如何变化?
【答案】(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整理化简得S 曲线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