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636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权力? 领导和管理是一回事吗?
【答案】(1)领导权力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法兰西和雷温等人认为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
①法定性权力。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但拥有法定权的权威,并不等于就是领导。
②奖赏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是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奖赏性权力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领导者要确切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
③惩罚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利用人们对惩罚和失去既得利益的恐慌心理而影响和改变他的态度和行为。
④感召性权力。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弓}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感召性权力的大小与职位高低无关,只取决于个人的行为。
⑤专长性权力。专长性权力是知识的权力,指的是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
(2)领导者使用权力应注意:
①慎重用权。不滥用权力; 确实需使用权力时应当机立断。
②公正用权(最重要原则)。在使用权力时要保持威信。
③例外处理。要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进行例外处理,有正当理由,光明正大,并强化“期望行为”。
(3)领导和管理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等同。
①领导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而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②从本质卜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卜对下属命令的行为。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③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者但并不是管理者。非正式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组织没有赋予他们职位和权力,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负责企业的计划和组织工作,但他们却能引导和激励、甚至命令自己的成员。
④一个人可能是个管理者,但并不是个领导者。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子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2.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条件如何影响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条件对管理幅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1)助手的配备情况。如果有关下属的所有问题,不分轻重缓急,都要主管去亲自处理,那么,必然要花费他大量的时间,他能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2)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利用先进的技术去搜集、处理、传输信息,不仅可帮助主管更早、更全面地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从而可以及时地提出忠告和建议,而且可使下属了解更多的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从而更能自主、自如地处理分内的事务。这显然有利于扩大主管的管理幅度。
(3)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不同下属的下作岗位在地理上的分散,会增加下属与主管以及下属之间的沟通困难:从而会影响主管直属部下的数量。
3. 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案】计划是指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卜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小同部门和个人。它给组织提供丁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道路,给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犷基础。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计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表所示。
计划的类型
(1)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应该从事何种活动,从事该种活动应达到何种要求,从而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了依据。
(2)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组织通过从事一定业务活动立身于社会,业务计划是组织的主要计划。
①业务计划的内容涉及“物、供、产、销”;
②财务计划的内容涉及“财”;
③人事计划的内容涉及“人”。
(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显著的两个特点是:长期性与整体性。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 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形成与创造的过程; 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战术性计划的实施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具体性计划虽然更易十计划的执行、考核及控制,但是它缺少灵活性,而且它要求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条件往往很难得到满足。
(5)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西蒙把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指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这类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针对这类活动所制定的计划是程序性计划; 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这些活动不重复出现,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针对这类活动所制定的计划是非程序性计划。
4. 简述目标的基本特性。
【答案】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的基本特性有以下几点:
(1)目标的多样化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所确定的目标往往是多个而非单一的,即使是组织的主要目标,一般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主要目标外,还要有次要的目标。另外,在目标体系中的每个层次,也会有多个具体目标。
(2)目标的层次性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从广泛的社会经济目标到特定个人目标,分层次、分等级组成。组织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为社会层,即企业组织满足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目标; 第二层次为组织层,即企业组织和专业系统自身发展的日标和策略; 第三层次为个人层,组织最低层即成员个人的目标。
(3)目标的网络化
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彼此联系的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来实现的。如果各种日标互不连接、互不支持,则执行的结果必然会给整个组织或企业带来不利,甚至是严重的负面影响。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这个目标实现后,紧跟着再去实现下一个目标。有效的计划方案,其具体目标共同形成一个左右关联、上下衔接、互相呼应着的一个有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