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督导

【答案】在录用新成员、承担新任务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对工作任务有深入而全面认识的机构领导者对其下属进行督导是必要的。督导的词义是指监督、控制和监视。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地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督导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督导被认为是传道授业,它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它具有行政、管理、教育和支持等功能。

2. 案主

【答案】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那些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3. 职业康复

【答案】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一或整合。

4. 支持者

【答案】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5. 家庭沟通

【答案】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因为它们都在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意思。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家庭沟通

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家庭中因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家庭因被认定为私领域,其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的家庭成员认为家庭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关注沟通对象的感受。如果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清绪或做出不当行为,会使家庭成为有害物的垃圾站,致使家庭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冲突和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

6. 操作学习

【答案】操作学习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操作条件,相应地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决定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行为被改造和改变。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强化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

7.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使学生有效学习并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一个手段。督导的目的在于使被督导者能够学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角色,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价值与技巧内化,并学习按照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提供有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

8. 相对贫困

【答案】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此,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收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间的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二、简答题

9.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木原则与价值基础。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基础主要包括: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多种多样,核心是将病人作为人来看待,并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纵观人类社会医学发展历史,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和匡世救国是医学的最高目标。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护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结合体。

①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的专业价值观和最高的职业道德是为病人和服务对象谋福利,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做缺乏道德乃至违法的事,要严格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等。

②美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的专业价值观承认个人在社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尊重服务

对象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并保守秘密,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差异,维护社会正义和所有人的最大福利等。

10.简述影响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因素。

【答案】影响社会行政体制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

(1)国家政治制度;

最早提出“福利体制”概念的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一安德森在解释不同福利体制差异的原因时,提到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阶级动员的性质(尤其是工人阶级),阶级政治联盟的结构,福利国家体制制度化的历史传承。这三个因素的核心就是阶级结构,正是阶级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福利体制类型。

(2)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和社会福利待遇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

当前各国政府为谋求有效推动社会行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对于筹集经费无不全力以赴。其来源有四不中:

①政府按年度编列财政预算;

②政府为举办某种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征特别税,专款专用;

③政府拨付特定税收的全部或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基金,专款专用;

④政府制定有效办法奖励国内民间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的捐赠,并建立志愿服务完整体制,有效结合民间力量配合政府推广社会服务。上述不同的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对一国福利体制也会产生影响。

(4)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社会服务即社会工作就与政府的社会政策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一般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框架内进行的;

②社会福利服务活动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

③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政策的“检验器”;

④社会工作的效果有可能反过来成为推动社会政策改进的力量。

11.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答案】应按照以下方式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1)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帮助案主,保护案主的利益。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专业人员的利益也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自受薪社会工作者出现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同时,它也是一种职业,也是从业人员谋生的基本手段。为此,社会工作就要同时面对案主的利益和专业人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