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自动控制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闭环形式?

【答案】对于一个控制系统,可能存在各种内、外扰动影响系统的输出,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闭环控制方式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其特点:是无论什么原因,当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时,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被控量与期望值趋于一致。按闭环控制方式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2. 对于超前、滞后、滞后一超前三类校正装置

(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

(2)对于PI 控制、PID 控制、PD 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3)对于高通滤波器、中频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答案】(1)超前校正具有相角超前和幅值扩张的特点,即产生正的相角移动和正的幅值斜率。超前校正正是 通过其幅值扩张的作用,达到改善中频段斜率的目的。因此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和频带宽度, 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但是,超前校正对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作用不大,且使抗干扰的能力有 所降低。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 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2)PI 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 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 PID 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在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3.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二、分析计算题

4. 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作出T 从【答案】特征方程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

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由于此时零点数大于极点数,由

可得:当T=0时,一条根轨迹起始于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考虑到

对应. 因此

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为

别为

根轨迹图如例图所示。

到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

的相角分

远处,当

时,根轨迹终止于零点。

的根轨迹图。

5. 已知系统

试求:

(1)系统的传递函数,该系统是否稳定; (2)状态转移矩阵(3)在

时的解

(4)系统是否可控与可观:

(5)变换矩阵P ,将状态方程变为对角型状态方程。 【答案】(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系统稳定。

(2)

(3)

(4)系统完全可控可观。 (5)

6. 非线性系统如图1所示,滞环继电器特性的描述函数为

(1)该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自持振荡是否稳定? (2)若存在稳定的自持振荡,当要求自持振荡频率应如何取值?

振幅

时,继电器参数h

图1

【答案】(1)求负倒数函数,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