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词汇对情绪体验影响的内部加工机制研究

关键词:语言标识;情绪体验;形音义加工

  摘要


  语言标识过程是指用词语对情绪图片或情景进行命名或描述,大量研究证实了语言标识对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很少有研究深入探讨这种调节作用的内部机制。词语是语言产生的核心组成部分,词语通达与词汇形音义信息的加工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词汇形音义信息的加工是相对独立的。本研究一方面基于词汇形音义信息相对独立的加工机制,另一方面考虑到传统的语言标识范式只采用真词作为标识词,难以分离语言标识效应的产生的内部机机制。因此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材料操控,通过操控非字、假字、真字所含的形音义的词汇信息,从而考察不同语言信息对情绪体验影响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语言标识对个体情绪体验影响的内部机制。语言标识材料选用包含词义的形旁(Semantic)和包含词汇语音信息的音旁(Phonological)的形声字,并结合字形是否符合正字法结构(Orthography)采用自下而上的材料控制,系统操控单字词形音义的词汇信息,将语言标识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真字(RW,P+S+O+)、具有声旁却无意义并符合正字法的假字(假字P+,P+S-O+)、符合正字法但无意义又不能发音的假字(假字0+,P-S-0+)、不符合正字法规则的非字(非字0-)、无标识。实验一探讨了当语言标识和情绪图片同时呈现时,不同标识类型对负性、中性、正性情绪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真字(RW)语言标识时被试对负性图片的消极情绪体验程度显著降低。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了当情绪诱发后呈现语言标识,给予标识词足够的注意资源时,语言标识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结果同样发现只有在真字(RW)条件下标识效应显著。结果表明,语言标识对负性情绪体验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语言标识效应的产生必须依赖于词汇语义信息的通达,只有音和形的信息不足以产生语言标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