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格

【答案】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即后天形成的品格。如诚实、坚贞、奸诈、乖庆等可作善恶、好坏、是非等价值评价的心理品质。

2.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3. 合取概念

【答案】合取概念是指通过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值来定义的概念。如“红旗”这个概念就是由“红色”和“旗帜”两个维度相加而得。这类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即相加的规则。

4.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二、简答题

5. 简述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

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想像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想像在许多创造性思维中起到核心作用,主要表现为:

(1)想像是建立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创造性思维途径。 ①想像是新形象的创造,想像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以前,或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因此,想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现实的。

②想像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人们在面对问题情景、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常常在头脑中出现需要得到满足和问题得到解决的情景,这种情景是对现实的一种超前反映,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

③想像的预见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出现的,而思维的超前反映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在人的活动中,若问题的原始材料是已知的,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基本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进程将主要服从于思维规律。如果问题的情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情景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解决问题的进程将主要依赖于想像。想像可以“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构成事物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想像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使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它需要对己有的感性材料创造性想像,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6.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3)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小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而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则“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7. 试述遗忘及影响遗忘的因素。

【答案】(1)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地再认与回忆。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 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 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2)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以及识记者的态度,具体如下:

①时间因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记忆的保持量将发生变化。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

②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记忆材料性质的不同对保持进程有很大影响。一般,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 对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 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③学习的程度

学习的程度不同对保持进程也有影响。一种学习材料如果学得没有达到一次完全能背诵的标准,我们说这是低度学习的材料; 如果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下去,这种材料就是过度学习的。显然,低度的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了的材料要比恰能成诵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④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材料有重要影响。一般,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材料,最后是中间部分。

⑤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遗忘。

8. 简述人格具有哪些特性。

【答案】人格的特性主要包括:

①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力、气质、爱好、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

②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跨时间的持续性表现在个体的“自我”持久性上,即不管在人生的什么时期,从事什么工作,是穷还是富,幸福还是不幸,都认同自己是同一个人。跨情境的一致性表现在不管身处何地,在校内还是校外,在家里还是工作单位,仍然是同样的特质或类似的行为特征。

③统合性

人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由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例如,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它们紧密联系,综合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品质。人格是统一的整体结构。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各种特征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