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发热可持续2~3周。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痰。 周围微循环衰竭。 乏力、咽痛咳嗽、食欲不振。 X线阴影的易变形。
交通性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的主要鉴别是() 交通性鞘膜积液透光试验阳性。 腹股沟斜疝压迫内环时内容物不再复出。 交通性鞘膜积液立位时不易触及睾丸。 腹股沟斜疝卧位或立位均可触及睾丸。 交通性鞘膜积液挤压时不似斜疝骤然回复。
下列关于腹股沟疝的叙述,错误的是() 滑疝多见于右侧。 嵌顿性疝多发生在斜疝。 直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 难复性疝的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还纳。 绞窄性疝疼痛减轻,但肿块仍在,说明病情好转。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是() 致病物质主要是毒素和酶。 引起多处肺实变。 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 病原体通常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 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有关。
关于腹股沟嵌顿征手法复位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疝块大、腹壁缺损较大、疝环较松者可试行手法复位。 年老体弱或伴其他严重疾病的嵌顿疝病人,估计肠管无绞窄者可试行手法复位。 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尚无腹膜刺激征者试行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后,仍需继续观察腹部情况。 手法复位方法简便,避免了手术之苦,应该大力推荐。
男性,58岁。发热、咳嗽1周,黄脓性痰,有臭味,每日约50ml,就诊。X线胸片示:右下肺近心缘处大片浓密阴影,距膈约1.5cm处有有3.5cm×3.0cm空洞伴液平,内壁光整,空洞不偏心。既往体健。有30年吸烟史,每日半盒。若经上述治疗无效,进一步诊断措施检查应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