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12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录。

【答案】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2. 心皮。

【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3. 团聚体学说。

【答案】团聚体学说是一种生命起源学说。奥巴林提出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溶液和核酸溶液)合在一起时,可形成团聚体小滴,即多分子体系,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4. 后口动物。

【答案】后口动物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后口动物包括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

5. 细胞坏死。

【答案】细胞坏死是指机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细胞质膜及膜系统破裂,DNA 随机降解,常常引起炎症反应。

6. 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

【答案】循环系统是指由血液或淋巴流通,把由外界摄取的营养和体内产生的激素等分配到身体各部,以及进行气体交换和将废物排出等的管系,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和淋巴管系统(淋巴循环)两部分。

7. DNA 损伤修复。

【答案】DNA 损伤修复是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易错修复。

8. 减数分裂。

【答案】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个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而DNA 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的四个配子都只含单倍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成熟时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二、填空题

9. 茎尖分生组织不仅是茎本身生长的细胞源泉,而且_____、_____和_____等器官也是从这里发生的。

【答案】侧枝;叶;花

10.第一类激素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 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特异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_____激活产生_____(一种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再去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特定的_____,从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答案】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在存在的条件下

转变为磷酸化酶 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

,【解析】第一类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反应等等。

11.级联反应是多级反应,其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逐级引发;逐级扩增

12.当2个子细胞核形成后,细胞膜从中部_____而形成_____,继而_____被分割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分裂沟;细胞质 【答案】凹陷(缢缩)

13.从湖泊到森林经历的5个演替阶段依次是裸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群落(或稳定的森林群落)阶段

14.氮麻醉现象是因为血浆中的氮成气泡状释放出来,阻断_____所致。

【答案】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15.动作电位的特点是_____反应,即:或者不能产生,一旦产生始终以_____传遍整个神经细胞。

【答案】全或无;恒定大小

16.在个体发育中,细胞从全能→_____→_____是细胞分化的普遍规律。

【答案】多能;单能

17.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_____种。

【答案】61

【解析】mRNA 上四种核苷酸能构成种密码子。其中,有3个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

是多肽合成的终止密码其余的61种密码子为氨基酸密码。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一个氨基酸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

18.静脉窦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呈现逐渐_____趋势,最后演变为_____,其功能是作为心脏的_____。

【答案】退化;窦房结;启搏器

三、简答题

19.以简约眼为例说明散光、远视眼和近视眼的形成和校正方式。

【答案】异常眼是指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或眼的形状发生异常,平行光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引起的不正常的眼,包括散光、远视眼和近视眼三种类型。

(1)近视是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远处物体成像模糊。大都是由于眼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度增大,可用凹透镜矫正。

(2)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近处物体成像模糊。大都由于眼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曲度减小所致。可用凸透镜矫正。

(3)散光是指从不同经纬线方向射入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造成视像模糊和歪曲,大多是由于角膜表面经线和纬线的曲度不一致所致。用圆柱形透镜矫正。

20.请从C 循环和N 循环为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1)C 循环

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利用,分解后产生的

返回大气。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植物和动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

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生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细菌和真菌是最主要的分解者。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分解者将导致生物残体的堆积,从而影响物质的再循环,使生态系统崩溃。

(2)N 循环

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中的氮含量约占79%,但游离的分子氮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才能被植物所利用,其中以生物固氮最为重要。

固氮细菌(如根瘤菌)和某些蓝藻,以及闪电和工业生产都可把分子氮转化为氨或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进入食物链。

动植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经氨化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或氨再经过亚硝酸盐而形成硝酸盐被植物所利用。另一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转变为分子氮返回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