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46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地种形成。
【答案】同地种形成是指初始种群的地理分布区相重叠,没有地理上的隔离,这种情况下的新种的产生。
2.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3. 常规绝灭。
【答案】常规绝灭是指生命史中各个时期都以一定的规模经常性地发生的绝灭,表现为各分类群中部分物种的替代,即新种的产生和某些已有物种的消失。
4. 常染色质。
【答案】常染色质是指在有丝分裂完成之后,能够转变成间期松散状态的染色质部分。常染色质在分裂期染色深,但在间期染色浅,呈细丝状。一般而言,常染色质是具有转录活性区,是基因区。
5. 基因组。
【答案】基因组是指单倍体细胞中所包含的整套染色体。
6. 内生孢子。
【答案】内生孢子又称芽孢,是某些蓝藻的细胞增大,原生质体多次分裂,形成的许多薄壁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孢子散出。
7. 自然保护区。
【答案】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些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8. 次生生长。
【答案】次生生长是指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二、填空题
9. 核被膜与_____构成连续的整体。核被膜内面有一纤维状的电子致密层,即_____,它由_____构成,属于纤维。
【答案】内质网;核纤层;核纤层蛋白;蛋白
10.鸟类大多_____觉最发达,而兽类则多以_____觉最发达。
【答案】视;嗅
11.无抗原性的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就有了抗原性,这类物质称之为_____。
【答案】半抗原
12.真核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四界,其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和_____。
【答案】真核细胞;多样的单位膜系统
13.激素可调控细胞本身_____的反应,不能引发细胞本身不存在的反应;激素也不是_____物质。
【答案】存在;能量
14.植物的向光运动是由于_____所致。
【答案】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15.叶的表皮由_____组织与_____组织构成。
【答案】表皮;机械
【解析】植物的叶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上表皮位于腹面,下表皮位于背面。表皮细胞大多扁平,形状不规则,彼此交错,紧密镶嵌而成一薄层的表皮组织。表皮上有许多气孔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气孔多由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围合而成,属于机械组织。
16.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即生产者、_____和_____。
【答案】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部分组成。生产者借助于光合作用生产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消费者是指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消费者也包括杂食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最终可把生物死亡后的残体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吸收和利用。细菌和真菌是最主要的分解者。
17.动物越高等,大脑皮质联络区所占比例越_____。
【答案】大
18.组成DNA 分子的戊糖是脱氧核糖,它是核糖第_____个C 原子上的_____脱去一个0。
【答案】2; 羟基
三、选择题
19.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A. 核苷酸
B. 脱氧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所组成的一类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20.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
A. 分裂的细胞
B. 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 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答案】D
21.下列各大类植物组合中,苔藓植物属于( )。
A. 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
B. 孢子植物低等植物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
C. 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
D. 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
【答案】D
【解析】颈卵器植物是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的总称,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绝大多数裸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生长到一定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孢子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萌发和生长,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ABC 三项,苔藓植物极少或没有维管束构造,大多数都不属于维管植物。
22.
A. 目
B. 科
C. 属
是相同的( )生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