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631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所谓____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答案】边塞诗
【解析】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源远流长,但其繁荣却在唐代,以盛唐为最。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包括王之涣、王昌龄、崔颢、李颀等诗人。
2. ____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答案】《孔雀东南飞》
【解析】《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题日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全诗353句,1765字,是乐府诗歌中最长的叙事诗。
3. 东汉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____》。
【答案】咏史。
【解析】五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有案可查的最早文人五言诗为东汉班固的《咏史》,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4.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5. “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____》。
【答案】春秋谷梁传
【解析】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三书。
6. “不拘格套,独抒性灵”是明代明_____派的创作主张。
【答案】公安
【解析】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7. “春秋二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和____。
【答案】《谷梁传》
【解析】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它们不是包含在《春秋》里,而是解释春秋的,其中《左传》被称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8. 东周洛阳一带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被称为____风。
【答案】干
【解析】《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王风”中的“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带地方。“王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二、简答题
9. 评述明代小品文。
【答案】(1)明代小品文总论
①小品文的源起
小品文源远流长,“小品”一词始见于晋代,作为一种文体,它兴盛于明代。明人的小品文观念奠定了后代小品文观念的基础,其创作风格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人。小品文从无一席之地到受到人们的追捧,是明代文学先驱们赋予小品文以精神魂魄,使其名正言顺,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②小品文的特点
小品文体制虽短小精练,但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版等文体都可适用。当时文人的欣赏视线从往日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转移到了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从而扩大了小品欣赏的读者群和创作的数量,一些小品文的选本和以小品命名的文集也随之出现。
(2)明代小品文的发展过程
①明初小品文
明初小品文以宋镰、刘基为代表。宋镰的《龙门子凝道记》、《燕书》和刘基的《郁离子》继承了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针贬时弊,揭露黑暗,锋利遒劲而又蕴含深沉,但他们这些作品大都是元末写的,明代开国以后就很少写“光芒卒不可掩”的寓言作品了。明初写寓言小品的作家还有贝琼、方孝孺、薛暄等,但因明初屡兴文字狱,寓言小品文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锐利锋芒。
②明代中期
归有光如叙家常的小品对明代中后期的小品作家影响匪浅,但当时小品文还没形成气候,像
祝允明、唐寅、文微明等人只是偶尔为之,并非自觉创作。
③明代后期
随着文学解放思潮的蓬勃兴起,晚明的小品文也形成了浩大的声势,文学先驱们有意创导,有理论指导,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作家队伍,有李赞、二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徐渭、张岱、屠隆、汤显祖、陈继儒、赵南星、李日华,锤惺、王思任、冯梦龙等等,他们的小品文风格各异、体裁多样,在小品文这块艺苑中竞相争奇吐艳,并带动了整个文坛风气的改变。
④晚明小品文
晚明学者借用佛教中“小品”一词命名篇幅短小的艺术性散文,他们不仅在小品文的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将其发展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明代文学成就的标志,且总结出小品文与正统文学在写作动机上的“一晌之欢”与“千秋之志”的区别,在创作目的上“自娱娱人”与“明教载道”的不同,并指出其小中见大、寸瑜胜尺瑕的审美特点。
(3)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①生活化、个人化的内容题材
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对个人游赏生活的投入和乐于在作品中给予表现,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游赏小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一些表现自然美景与赏玩情怀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J 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尤为出色,文章属追忆之作,借摹绘西湖游人情态,烘托繁丽热闹的生活气氛,刻画可谓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恋于昔日“繁华靡丽”生活的怀旧情绪。
②率真直露的风格特征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口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张岱《自为墓志铭》以袒露的笔法写出自己年轻时“极爱繁华”的生活经历,且不论这种生活态度的是与非,客观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个真我的形象,不带虚浮习气。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阐述的“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的道理,无所隐讳地表露出崇尚“无拘无缚”、“率心而行”的真实心态。
10.简述汉代咏物赋的创作概况。
【答案】汉代咏物赋的创作概况具体如下:
(1)西汉时期咏物赋的创作概况
①主要作品
西汉的咏物赋有贾谊的《簴赋》(残),刘安的《屏风赋》,刘歆的《灯赋》(残),扬雄的《都酒赋》等。还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中山王刘胜的《文木赋》,公孙诡的《文鹿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