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与大学概率统计衔接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概率,统计,衔接, 教学评价

  摘要


各个学段的概率统计衔接研究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很突出的问题是大学和中学的概率统计衔接。大学概率统计和高中概率统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脱节,会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通过对高中和大学概率统计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评价、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着手,采用了文献参考和实际观察等方法,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高中和大学概率统计课程衔接的现状。实地观察大学与高中概率统计课堂教学的现状得到两者存在差异性的结论:高中概率统计的课程目标多为了解或简单计算,而大学概率统计课程目标多为理解概念并且掌握方法;中学概率统计教学内容在大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加深;高中和大学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大的区别;课程评价在两个阶段都不太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方法、内容和标准;两个阶段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也不相同,高中学生习惯于直观具体的思考,而大学生则要适应和学会抽象的思维方式。据此结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高中、大学数学概率统计学习顺利衔接的建议,为高中学生进入大学时能比较顺利的适应大学的概率统计课的学习提供帮助。
下面介绍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首先介绍本文中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知识:由于大学概率和中学概率研究对象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同,所以导致高中和大学在概率统计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着“断裂”。然后介绍了概率和统计的发展变化,以及概率统计在中学和大学课程中的地位。最后,作者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1)高中到大学阶段概率统计的现状;(2)高中到大学概率统计衔接的对策研究。
第二章  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详细研究了中学到大学阶段概率统计衔接的现状。主要是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评价、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来研究。研究指出:高中和大学对于课程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高中强调简单的理解和了解有关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大学强调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理解随即变量的定义,数学期望方差等概念,而且要掌握古典概型,条件概率的应用,要掌握达数定律等。可见两个阶段的目标、内容是不同的。另外在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也有大的区别。
第四章  详细研究了中学到大学阶段概率统计衔接的对策研究。分别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