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3,经济学综合之国际贸易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从量税
【答案】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从量税额=商品数量X 每单位从量税。
2.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在开放的自由贸易下,各国通过贸易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范围的交换,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各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在自己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3. 贸易顺差
【答案】贸易顺差又称对外贸易出超,是指一国(地区)在一个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半年或一季)内,出口商品的总值大于进口商品总值的差额,海关统计中称“出超”。贸易顺差反映该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4. 保护幼稚工业论
【答案】保护幼稚工业论是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全面阐述和发展的一种贸易保护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中,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贸易保护的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处于新生或幼嫩阶段,就像初生婴儿一样,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肯定被打垮被扼杀,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如果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等“新生儿”长大了,再取消保护,那么它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匹敌。
5. 进口配额
【答案】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对于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进口配额的形式有:全球配额,即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配额,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批给一个不定期额度,直至额满为止;国别配额,即按国家和地区进行分配的固定配额,有的由单方面强制规定,有的由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确定;进口商配额,即按不同进口商分配给一定配额。有的国家还将进口配额与片收关税结合起来,在配额以内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则片收较高关税或附加税,称为关税配额。
6. 交换所得
【答案】交换所得是指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由于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交换的结果使得消费量发生改变,并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交换所得。
7. 社会摩擦
【答案】社会摩擦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成本。对移民来说,在陌生的国家生活,除了离乡背井远别亲朋,也许还不得不忍受其他人的敌视、偏见和习难。接收移民较多的国家往往存在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问题。由于移民可能会增加社会成本,政治家必须在决定批准多少移民入境和哪种移民入境时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社会摩擦与成本加以权衡。
8. 最惠国待遇
【答案】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简称MFN )
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二、思考题
9. 美国一向是石油的消费大国,消费世界1/4的石油,已知:
美国石油的需求为;
美国国内供给为:
世界石油供给为:
和相关群体利益的变化。
【答案】分析框架与大国进口关税类似,只是方向相反。
(1)自由贸易时。
世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供给:
美国的进口需求:
世界均衡价格可由:(2)进口补贴时。
美国原进口需求曲线为:
现在假设美国政府为鼓励进口石油对每单位石油进口补贴$1, 试求美国国内生产、消费、价格 可求得美国国内价格等于世界均衡价格40, 国内生产100, 消费115。
美国对每单位进口石油补贴1
美元那么进口需求曲线变为
衡:
解得:国际市场价格P=40.2。
此时美国的国内需求为
:
这样国内总供给为:
美国的进口需求为: 则由美国进口市场均美国国内供给厂商的要价也只能是40.2-1=39.2。因为如果国内价格不是40.2-1的话消费者会消费进口石油。
所以有国内总需求115.2=国内总供给93.6+进口需求21.6
相对自由贸易美国石油生产者损失77.44,消费者获利92.08, 政府损失21.6, 社会总体损失
6.96。
10.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答案】中国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不及西欧的原因在于: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11.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 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 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答案】利用图中无差异曲线对两国的福利改变说明如下:
由于两国自由贸易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 低于无贸易时英国国内大米/钢铁相对价格4, 因此英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英国出口单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单位大米,
福利水平从
利水平从贸易三角。
提高到提高到了同理,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与英国交换钢铁福转到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大米生产部门,
再将超出其本国消费量的大米通过贸易,两个国家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两国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