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16
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23
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31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案】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这种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就是社会方言。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2.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3.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处于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且使用者人同为不同语言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4. 舌尖音
【答案】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腭而发出的辅音,包括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有z 、c 、s ,舌尖中音有d 、t 、n 、l ,舌尖后音有zh 、ch 、sh 、r 。
5.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等都只有一个大例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
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绝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二、简答题
6. 举例说明造成汉语句子歧义的原因。
【答案】歧义是由一个句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所形成的。歧义产生的原因从大方面讲可归为两类: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书面歧义又可分为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境歧义。
(1)口头歧义主要指同音造成的歧义。例如,
(2)书面歧义分为:
①词汇方面造成的歧义
a. 同形造成的歧义。例如,我说不好(bu/bu轻声与否)。
b. 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例如,,“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
c. 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大门没有锁(锁:n/锁:v )。
②语法方面造成的歧义
a. 词和短语同形造成的歧义。例如,他要炒鸡蛋(炒鸡蛋为名词/炒鸡蛋为动宾短语)。
b. 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进口彩电(动宾/偏正)
c. 组合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新(定)职工宿舍(中)/新职工〔定)宿舍(中)。 ③语义方面造成的歧义
a. 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连厂长都不认识(厂长可为施事,也可为受事)。
b. 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歧义。例如,老王有个女儿很骄傲(骄傲可指向老王,也可指向女)。 ④语境不同造成的歧义
指代不明、省略不明、范围不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歧义等。
7. 换喻有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1)换喻的类型
换喻主要是按照事物间的相关联系而形成的词义的演变,其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①材料一物品。例如,英语的“pen ”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占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 ”增加了“笔”的意思。
②产品一地名。"china ”是“瓷器”的意思,由于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外享誉盛名,因而后来用“China ”指中国。
考试(期中/期终)。
③地名一部门代称。例如,中南海原是地名,后来由于国务院在此办公,则中南海就成为了国务院的部门代称。如“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等说法。
④部分一整体。例如,汉语中“口舌”是人体的器官,但后来抓俘虏也叫“捉舌头”。
,这是用制造的材料来指所制造的产品。⑤材料一产品。英语的glass (玻璃)可指“玻璃杯”
⑥地名一产品。汉语中的“茅台(酒)”因产地而得名。
8.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1)同音词的内涵和特征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同音词包括同字同音词和异字同音词。例如,“别”有三项意义:
①别离。如:“别了,我的母校。”
②绷住或卡住。如:“别上校徽。”
③不要,不用。如:“别去了。”
这几项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例句中的三个“别”是三个同音词,只是用同一个字书写罢了,这种是同字同音词。还有许多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字同音词,它们较易分辨,如“公事一一公式一一工事一一攻势”、“淡一一蛋一一但”等。不论何种同音词,都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2)人们在使用同音词时不会造成误解的原因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原因是在口语中,有语境帮助澄清语义。这里的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事件、人际关系、语气、表情等等。在书面上,同字同音词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异字同音词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一般情况下,读音相同的字,字形也会不同,将其变为文字,在使用中也不会有误解。
总之,因为同音词的特征,加上在汉语使用中的语境特点,使得大量同音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而不造成误解的现象。
9. 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
(1)安静、宁静
(2)反应、反映
【答案】(1)安静、宁静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可以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作定语,都可以修饰名词,构成偏正结构。还可以充当谓语。
②不同点
a. 从词义上来讲
第一,从理性义来看,“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比如说“大家安静一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