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光电研究院815机械设计之机械设计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普通螺栓和铰制孔螺栓靠什么传递横向载荷?
【答案】普通螺栓靠被联接件接合面的摩擦力传递载荷,铰制孔螺栓靠螺栓杆部被挤压和剪切来传递载荷。
2. 在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如果采用变位的方法来提高齿根歪曲疲劳强度,请问应该采用正变位还是负变位?为什么?
【答案】应该采用正变位。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正变位可以降低齿形系数
据圆柱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可知,齿根弯曲应力与根成正比。因此采用正变位可以降低齿根弯曲应力,从而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3. 在设计带传动中,为什么要控制最大带速? 已知某型号洗衣机采用双速电机,用一级带传动方案,如果电机功率一定,试回答应以电机的高转速还是低转速设计此带传动? 为什么?
【答案】由于提高带速的同时,也提高了V 带的离心应力,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带的循环次数,不利于提高带传动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因此,在设计带传动中要控制最大带速。
应以电机的低转速设计此带传动。因为传递的功率一定时,带速越小,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越大,带的根数或者横截面积越大。此时按照低转速来设计带传动可以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相反如果按照高速设计,有可能带的根数或者整体设计尺寸变小,当洗衣机切换到低速档时带传动不能正常工作。
4. 蜗杆传动时,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
【答案】蜗杆传动效率低,工作时发热量大,如果散热不良,导致润滑油的温度过高,润滑效果降低,摩擦增加,甚至发生齿面胶合。因此要进行热平衡计算。
5. 试说明在机械设计中,通常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轴毂连接?
【答案】轴毂连接是为了实现轴与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有的还需同时实现轴向固定。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键连接:平键连接:不能承受轴向力,不能用于轴向固定;半圆键连接:尤其适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连接,但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一般只用于轻载静连接中;楔键连接:主要用于毂类零件的定心精度要求不高和低转速的场合;切向键:可传递双向转矩。
(2)花键连接:可承受较大的载荷,轴与毂的对中性好,且导向性好。
(3)无键连接:型面连接:装拆方便,对中性好,可传递较大的扭矩,但不易保证配合精度;②胀紧连接:承载能力较高,并有安全保护作用,但由于轴与毂孔之间要安装胀套有时应用
受结构尺寸的限制;过盈配合连接: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但是轴毂配合面加工精度要求高。
(4)销连接:可传递不大的载荷。
(5)紧定螺钉连接:螺钉末端顶住轴表面或相应凹坑,以固定轴与毂的相互位置,可传递不大的力或力矩。
二、分析计算题
6. 某齿轮融器中有两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双联主动齿轮1、3分别与从动轮2、4相啮合,齿敛如图所示,各齿轮的材料、热处理硬度、模数均相同,主动轮输入转矩不变。
试问:
(1)当两对齿轮接触齿宽相同时,哪对齿轮的接触应力大,哪个齿轮弯曲应力大? 为什么? (2)当齿轮对1、2的接触齿宽
触齿宽应 )?
为多少(忽略而两对齿轮要求弯曲瞰相等时,齿轮对3、4的接
图
【答案】(1)①齿轮1、2的接触应力最大。
因为齿轮1、2接触应力相同,齿轮3、4接触应力相同,而两对齿轮的齿数比均为2, 因而表面接触应力为,在轴I 上,,因而齿轮3表面接触应力<齿轮1表面接触应力,故1、2齿轮表面接触应力最大,且:
齿轮1的弯曲应力最大。
弯曲应力
设轮4传递的扭矩为不考虑摩擦,则有
联立上式比较可得两对齿轮应分别
按齿轮1、4校核弯曲强度。 因为比较可得最大。
有:
所以
即齿轮3、4的齿宽时,两对齿轮的弯曲应力相同。
7. 试画出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时的压力分布曲线、油膜形状曲线,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压力分布曲线和油膜形状曲线见图1。其特点为
(1)压力分布:入口流体动压力区;弹性流动压力区;出口处的压力峰。
(2)油膜形状:入口收敛油楔区,平行区及出口区的缩颈区。
(2)两对齿轮弯曲强度相等,即:
图
8. 设计一由电动机驱动的一般机器使用的闭式单级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主动轮的输入功率为12kW ,小齿轮的转速为1460r/min,齿数比为4, 对称布置,工作平稳,预计工作寿命为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工作状态平稳。
【答案】(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①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②由于该齿轮传动用于一般机械传动,故选用7级精度。
③材料选择。由设计手册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 (调质),齿面硬度为27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30HBS , 二者的材料的硬度差为40HBS 。
④由于为软齿面传动,故选小齿轮的齿数⑤胺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按式进行计算,即
则大齿轮的齿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