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省培养单位武汉植物园821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背景干扰

【答案】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分子、氧化物、眼泪对共振线的吸收及微小固体颗粒使光产生散射而引起的干扰称为背景干扰。它是一种宽带吸收,干扰较严重。消除办法: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连续光源背景校正、塞曼(Zeeman )效应背景校正。

2. pH 滴定分析的终点误差

【答案】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和化学反应计量点的差异而引起的相对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3. 简并

【答案】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而合并的现象称为简并。

4.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

【答案】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5%), 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各组分都处于标准状态时的电极电位;条件电位是指在一定溶液条件下,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lmol.I ;1时的实际电位。

5. 红外非活性振动

【答案】红外非活性振动是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不吸收红外线的振动。

6. 振动弛豫

【答案】振动弛豫是指处于激发态最高振动能级的外层电子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非辐射的形式将能量释放的过程。

二、简答题

7. 分解试样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哪两类?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答案】溶解法和熔融法;对于那些很难用常见溶剂及酸碱溶解的固体试样可考虑采用熔融法。

8. 在离子交换色谱操作中,怎样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1)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正电荷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负电荷选择阴离子交换树脂;

(2)对离子交换树脂强弱的选择:较强的酸性或碱性,选择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

(3)对离子交换树脂离子型的选择:根据分离的目的,弱酸或弱碱性树脂不使用H 型或OH 型。

9. 什么是密码质控样?

【答案】在同一个采样点上. 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10Co2+、.人血液的pH 约为7.40, KCN 进入血液后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用KCN 掩蔽Cu2+、Ni2+时必须先将溶液调到pHIO 以上(HCN

【答案】

由于

所以只有满足

)?

时,溶液才能以

为主要存在形态,

用KCN

掩蔽时必须先将溶液调到pH 达到10以上。

11.随着组分含量的不同,对回收率的要求有何不同?

【答案】对质量分数为1%以上的待测组分一般要求R>99.9%;对质量分数为0.01%〜1%的待测组分,要求K>99%;质量分数小于0.01%的痕量组分要求R 为90%〜95%。

12.原子吸收法测定NaCl 中微量K 时,用纯KC1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求算NaCl 中的K 含量,经多次测定结果偏高,说明其原因,并指出改进方法。

【答案】由于钾易电离而引起干扰,使工作曲线斜率偏低,而引起含量计算结果偏高。改进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或配制的标准系列中加入NaCl ,使标准与试样组成基本一致。

13.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

【答案】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其大小与溶剂和波长有关。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估量定量方法的灵敏度。

14.气浮分离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答案】往含有待分离的离子、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与水相中的离子或极性分子连接在一起,非极性端向着气泡,表面活性剂就将这些物质连在一起定向排列在气-液界面,被气泡带到液面,形成泡沫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计算题

15.称取苦味酸胺0.0250克,处理成1L 有色溶液,在380nm 处以l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T=17.38%,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为字)。

【答案】设苦味酸的摩尔质量为M ,则苦味酸的浓度为:

由透光率,求得吸光度为:

,求苦味酸胺的摩尔质量(保留四位有效数

根据吸光度公式:

得:

这样,就可以求苦味酸胺的摩尔质量为:

16.用吸光光度测定合金钢中Mn 的含量,吸光度与Mn 的含量间有下列关系:

【答案】

回归系数的求解

回归方程:y=0.038+3.95x

用回归方程求解未知量:将y=0.242代人回归方程,

求得

17.某人提出了一新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一个标准样品,得下列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40.00,40.15,40.16, 40.18,40.20。已知该样品的标准值为40.19,置信水平为95%。

(1)用格鲁布斯法,检验极端值是否应该舍弃? (2)试用t 检验法对新结果作出评价。附表(a=0.05)

【答案】由所给数据计算平均值与方差为:

(1)根据格鲁布斯法考察数据40.00, 查表得:

所以此数据应舍弃。同理考察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