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二) . 13 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三) . 24 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四) . 36 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核心题库(五) . 47
一、名词解释
1. 托尔斯泰主义
【答案】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托尔斯泰主义最深刻的形象体现。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忏悔和灵魂自救是托尔斯泰主义“到的自我完善”的体现。
2. 拜伦式英雄
【答案】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3. 神话
【答案】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4. 悬诗
【答案】悬诗意为“被悬挂的”诗,是指阿拉伯前伊斯兰时期的七首或十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文学遗产。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代表诗人是乌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作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悬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5. 巴那斯派
【答案】巴那斯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又称“高蹈派”。以古希腊
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称其名,并出有诗选《当代巴那斯》。巴那斯派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倡导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诗歌造型精巧美丽。它主张诗歌脱离社会,不问政治; 以创作“冷静的”、“客观的”、“无我”的诗相标榜,充满悲观颓废情调; 形式上刻意追求造型美感,是当时自然主义思潮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亦为法国象征主义的文学前驱。
6. 马查多·德·阿西斯
【答案】马查多·德·阿西斯是巴西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首屈一指”和“独一无二”的作家。时至今日,巴西文坛几乎一致公认他是有史以来巴西“历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巴西文学界享有独尊的地位。马查多·德·阿西斯的代表作有《金卡斯·博尔巴》、《布拉斯·库巴斯的死后回忆》和《堂卡斯穆罗》,它们被巴西文学界称为“不朽的三部曲”。
7. 《抒情歌谣集》
【答案】《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悟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 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8. 俄狄浦斯王
【答案】《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
二、简答题
9.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经过中世纪独特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的矛盾斗争)的作用,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新质文化和文学。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统治着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思想成为中世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烙印,教会文学更是为普及宗教教义而产生。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样,也有些作品,仅仅带有崇奉基督教思想的
特点。这反映了基督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突出
中世纪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出现了很多将宗教思想与忠君爱国的英雄主义结合起来予以歌颂的文学作品。很多作品描写和反应了欧洲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为保卫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人物,赞美了在确保王权中起过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但有些作品又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的重视计划,也是东方古代文化中特有因素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的反映。
③不同阶层的文学出现
中世纪的社会结构等级森严,加之时间漫长,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在具体情况力面的差异,导致为特定阶层服务的文学相继出现,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旱现出各自的繁荣景象。例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就使得在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④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意义
骑士文学描写骑士爱情生活,肯定现世人生,承接了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具有否定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后期出现的市民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更加突出,开启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2)中世纪欧洲文学的艺术特征
①文学描写和反映的范围扩大
由于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从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蛮族早期以及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发展和巩固时期的生活; 不仅可以了解到中世纪欧洲社会主要阶层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融合后欧洲独有的社会现实。
②艺术形式获得长足发展
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比较起来,艺术形式更为成熟。中世纪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其中有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谣曲等。在各种诗歌样式中,形式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从而使诗歌形式发展得更为精雅与完备。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艺术形式开始由“繁杂”向“简约”转变。片段生活的描绘和情节线索的单纯集中,愈来愈使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技巧运用达到自觉的程度。
③艺术表现方法得到新的开拓
寓意、象征、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都流行一时,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写成的成功作品比比皆是,这充分地反映了中世纪欧洲作家对占代和各民族、各种不同质文学艺术形式的吸收能力,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思维的发展逐渐走向复杂化的现实。
④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挖掘是当时出现的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在这类作品中,人的愿望、激情、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初步得到成功的描绘,从而揭开了人的内心世界帷幕的一角。这是中世纪欧洲艺术上的一个重大的进展,比起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和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