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81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析《草叶集》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答案】惠特曼用几十年的时间吸收人民的意志和热情,将之熔铸成一部自由奔放、丰富庞杂的诗集——《草叶集》,唱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新声,成为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

(1)《草叶集》的主题

《草叶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想十分丰富、庞杂,但其基本的主题可大致归纳为:自我、创造和民主。

①注重表现自我。诗人在爱默生强调自我、相信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影响下,对自我进行了无以复加的赞颂,将自我刻画成一个强健有力的英雄、顶天立地的巨人。诗歌中,自我立足于实际,自主自强,获得了超越性,并且扩大到整个民族、宇宙,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代表,与永恒融为一体。

②歌咏劳动和创造的伟大价值。在自我及他我的关照中,诗人看到了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之伟大,也看到了人在宇宙中所占的位置那就是不断地一自己的劳作加入宇宙的生命大循环。作者歌颂劳动人民,认为他们最美,正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是他们伟大的创造力量才使人类拥有了城市、房屋和书籍等等生活基础。此外,诗人所歌颂的大自然也是人们劳动和建设的条件。

③赞美自由和民主。作为一个平民诗人,惠特曼不同于贵族诗人的浪漫情调,他着重歌颂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伟大业绩,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奴隶,对民主理想的实现充满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也看到了获得民主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他歌颂那些献身民主的英雄,并将民主主义的“同志式的爱”从美国扩展到整个欧洲。

(2)《草叶集》的艺术特点

《草叶集》的风格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

①作者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草叶集》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没有固定的韵脚,不是以音步,而是以短句作为诗歌内在韵律的基础,以语气和语调的变化来安排节奏,具有内在逻辑的节奏感,自由奔放,毫无斧凿痕迹。

②《草叶集》喜欢运用“目录诗”和“平行句”,给表面无章法的自由诗以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诗歌将一连串的人名、地名以诗行的形式排列在一起,形成磅礴的气势。诗歌喜欢采用一些语法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重叠句、平行句,获得奔腾起伏、自由豪放的效果。

③诗歌风格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强烈的音乐性。整个诗歌如同一首交响乐,诗人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语调,有时高亢有力,有时轻柔哀婉,有时粗野傲慢,变化多端,体现了自由和创造的精神。

④诗人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涉及的题材广泛多样。作者歌咏的对象从城市到工厂,从自然景物到人工景物,突破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对象,将各种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融入诗中,扩大了诗歌的题材。

2. 试析苔丝的形象。

【答案】《德伯家的苔丝》叙述的是农家姑娘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出外作功而遭遇的不幸和悲剧。小说的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女主人公苔丝是小说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写成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的特点,是哈代塑造的最优秀的典型形象之一,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引起小农经济破产这一社会转型期的无辜牺牲品。

(1)她是一个外在美与内心美相统一的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在苔丝身上,作者集中概括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赞扬了她的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和心地纯洁。

(2)她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敢于反抗小公平的命运、宗教偏见和亚雷的胁迫。代表资本主义伪善道德、法律的亚雷,代表封建宗法制传统贞洁观念的克莱,将她关好的人生毁灭。但是,她从不自暴自弃,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屈服,具有鲜明的反抗精神。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一生是被亚雷所毁时,就不顾一切地杀死了他。

(3)她的悲剧命运是此时英国无数破产农民的代表苔丝的悲剧命运具有社会性,她是此时英国无数破产农民的代表,苔丝的命运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她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通过苔丝的悲剧,作品控诉了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

3. 试析索因卡的创作倾向。

【答案】索因卡是一位思想非常敏锐,自觉追求艺术创新的当代非洲作家,其创作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索因卡的创作在思想倾向上,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

①索因卡关注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非洲本土传统与西方欧洲文明的冲突,揭示当代非洲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殖民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索因卡的创作充满了强烈的战斗性。索因卡崇尚自由,反对各种形式的奴役,并曾因为参加反对暴力和恐怖的斗争而被非法关押,这一经历极大地影响到其创作倾向。对他而言,文学创作就是为自由而战的武器。在创作中,他批判种族歧视,揭露专制统治的黑暗,抨击政治的腐朽,嘲讽社会的各种荒谬现象。

(2)在艺术追求上,索因卡的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倾向

①索因卡始终以非洲文化为基础,不仅善于从非洲生活中选取创作素材,而且还善于创造性

地运用非洲文化传统因素,例如舞蹈、宗教仪式、假面舞、哑剧和音乐等,从中提炼出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方式。

②索因卡因为长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过,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如象征主义诗歌、荒诞派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意识流小说等对他产生了直接影响,培养了其大胆创新的自觉意识,努力尝试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方法与非洲本土艺术的表现形式予以融合。

4. 简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

【答案】小说《堂吉诃德》以戏谑的笔调模仿骑士小说,以达到讽刺骑士小说的目的。在叙述过程中,作者通过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人物。借用堂吉诃德的疯话与桑丘的傻话,讽刺人物的迂腐可笑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主要表现为:

(1)小说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

(2)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

(3)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总之,《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它以犀利的讽刺笔触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誉为“世界大同之作”和“人性《圣经》”,堂吉诃德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5. 简述萨福诗歌的主要特色。

【答案】萨福是古希腊著名女抒情诗人,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诗歌的主要特色有:

(1)人的爱和欲望为主题

萨福的诗温婉典雅,真情率性,大多以人的爱和欲望为主题——不同于她以前的诗歌是以神作为歌吟的对象——诗中充满了爱的劝喻、爱中的甜美与痛苦或两者相互交织的情愫,以及弥漫着怜悯和嫉妒的悲鸣之声。

(2)诗歌技巧的灵活运用

萨福的诗艺很高,在日前仅存的诗篇中已经能够看出她娴熟运用暗喻这种现代诗歌的技巧,使诗歌形象和内在涵义更为丰富和饱满,如她描写鸽子:“它们的心渐渐冷却,任双翅垂落下来”,意象优美而凄婉,镶嵌着她难以述说的某种落寞情怀; 又如其作品中的“战车和晓骑”,除了具体所指外还暗喻着男人。此外,有时她的诗歌又像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诗,将大自然的风物山川用来象征自己微妙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