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16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学之教育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2. 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行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3. 教育预测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 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 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4. 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
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
5. 学校组织文化
【答案】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6.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7. 劳动力价值
【答案】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8. 入学率
【答案】入学率是指某年龄段人口中在校学生数与该年龄段人口之比。与当地现行学制和规定入学年龄相对应的那部分应入学的人口称为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所占比例为适龄人口入学率。它标志适龄人口中相对应的教育普及程度。实际统计时,一般以学年初为统计的时间标准。其公式为:
如不考虑在校学生的年龄,取在校学生数与相应的适龄人口之比,则为毛入学率。它标志教
育的相对规模和相应学龄人口接受某阶段教育的机会。其公式为:
它与适龄人口入学率的区别在于,在校学生数中可含有非相应的适龄人口数。因而有时会出
现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百的情沉。
二、简答题
9. 如何管理和使用好教育经费?
【答案】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以一定数量的教育资金所培养的毕业生数来表示,通常以每一
个毕业生的人均费用来表示。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培养每一个毕业生平均费用的减少,一般称之为教育经费绝对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是培养每一个毕业生的人均费用没有减少,但由于提高了教育质量,使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或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这等于相对减少了培养每一个毕业生的人均费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构成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最重要环节。
(2)提高教职工质量,建立群体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教职工队伍的质量,尤其是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影响教育经费的绝对与相对使用效率的直接因素。
(3)建立起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专业比例合理的教育组织系统,以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
(4)加强对教育机构内的仪器、设备的保管,并提高其使用率,使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5)提高管理水平。它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对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提高教育经费的相对使用效率; 二是加强对教育经费本身的管理。
(6)要逐步解决学校社会化的问题。学校社会化问题是指目前在学校内部举办本来应由社会来承担的问题。
10.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督导的原则是指进行教育督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马列卞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的原则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根木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政策是在根木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教育活动的准则。
(2)科学性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要求教育督导活动: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督导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从督导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作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提出恰当的要求和行之有效的指导建议。
②要遵循教育规律、管理活动的规律,剖析、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的问题。
③在教育督导过程中,要运用科学方法,如调查研究、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去获取有关信息,掌握数据,分析诊断,揭示其内在联系。
(3)民主性原则
教育督导活动中的民主原则,是就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的关系而言的。具体要求督导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