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820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B)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答案】(1)排比的修辞效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加深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构成排比的各项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因而节奏感强,和谐流畅。

(2)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的好处

在写作中遇有内容不便于作总括叙述时,可以采用排比列举叙述; 有的虽然能作总括叙述,但为了加强语势,突出重点词语,也可采用排比句。排比多用于说理、抒情。用于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于抒情,可以把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2. 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两句的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指出为什么不对,为什么对。

①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②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答案】(1)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①层次分析法

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②成分分析法 ]地睡觉。 ..

这句话从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都成立的,但是从语义上来讲,除了用于修辞,抽象名词“念头”不能用颜色词“绿色”修饰,也不能和动词“睡觉”搭配。

(2)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①层次分析法

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②成分分析法

(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

3. 什么是语音? 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

【答案】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2)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3)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这也是语音同其他声音的根本区别。

4. 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我们”与“咱们”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排除式)

“咱们”只是包括式。例如,“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2)“你”与“您”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 “您”是敬称,表示尊敬。例如,“妈妈,您到哪儿去呀? ”“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3)“那”与“哪”

“那”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一般所指的是确定的。例如,“那是教室,这是寝室。”“哪”是疑问代词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例如,“哪是你的座位? ”也可以用于虚指,例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球赛。”又可以用于任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5.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委屈求全 黄粮一梦 礼上往来 响扼行云

得泷望蜀 重蹈复辙 淹没无闻 濯发难数

【答案】正确的应该是:委曲求全、黄粱一梦、礼尚往来、响遏行云、得陇望蜀、重蹈覆辙、湮没无闻、擢发难数

6. 举例说明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答案】汉语语素的语音形式是音节,书面形式是汉字。汉字和语素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

,这是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比如“工”可以有“工人”、“工作”、“工程”等多个意义。

(2)一对多的关系

①一个音节写成不同的汉字,但只表示同样的意义,这就是一个语素同几个异体字的关系。例如“村”和“郁”。

②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几个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联系不起来的,这是几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比如“公”既可以表示“雄性的”又可以表示“与‘私’相对”。

③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几个语素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关系。

,读h áng 时表示“行列”比如“行”读x íng 时表示“行走”。

7. 西瓜摊上写着“5斤以上每斤1元,5斤以下每斤9角”。顾客秤了一个5斤的,只给4元5角,小贩硬要顾客给5元。为何出现纠纷? 谁对?

【答案】出现纠纷的原因是摊位上没有写明白5斤的时候按多少钱计算。

8. 你对社会上某些人提出恢复繁体字、废除简体字的观点是如何看的?

【答案】这种观点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汉字的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文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简体字不仅降低了记忆难度,而且便于书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果开历史倒车,重新恢复繁体字,不仅会增加读书写字的难度,而且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阻碍。

(2)汉字改革工作经历了很长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许多先驱者在文字制度变革和文字内部的整理、简化两方面都提出好多方案和建议,并为改革汉字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汉字简化是汉字改革工作的重要部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行规范汉字”。只有使用规范汉字,才能充分发挥汉字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规范汉字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经过简化和整理的字表规定的现行汉字。跟规范汉字对立的是不规范汉字,它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不符合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字表规定的汉字,例如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等; 另一个是写错或读错的错别字。要正确使用规范汉字,必须掌握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有关字表,并能切实纠正错别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还发布了汉字整理方面的字表,主要有《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及《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

(4)汉字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①笔划缩减,提高书写速度;

②结构简化,便于记忆;

③重新整合了偏旁部首,使读写更加一致,从而使汉字由象形文字变为纯粹的意音符号,这一点在形声字和会意字中更明显;

④汉字的简化更有助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和在国际上的推广。所以汉字的简化是顺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