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组织结构设计的工作任务和基本原则分别表现为:
(1)组织结构的设计工作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务:
①组织的职位分析和设计。职位分析与设计的结果表现为职位说明书,它以文字的形式规定某一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职权、与其他职位或部门的关系以及该职位的任职条件等。
②管理层次和部门的划分。在职位分析设计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各个职位组合成有内在联系的管理层次和部门。
③组织结构形成。在管理层次和部门划分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工作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的资源条件和任务要求,对初步界定的职位、层次和部门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平衡各职位、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和职权关系,使之形成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结构体系,并据此画出组织结构系统图。
(2)组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都必须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①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一方面应按专业化原则进行划分界定; 另一方面,划分所形成的各种专业工作或职能,又必须内在地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协作。
②目标至上职能领先原则。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服从组织目标和职能的要求,从如何实现组织目标,最优发挥组织功能出发来加以选择配置。
③有效管理幅度原则。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领导管理下属的数目称之为管理幅度。在组织结构设计时保持管理职位的合理有效的管理幅度,是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④责、权、利对等原则。责、权、利对等是指对组织中的每一工作职位或部门,确定该职位或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要求时,必须赋予该职位或部门的相对应的职权,使之能够运用职权来调度资源去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责。
⑤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即组织中每一个下属都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应当且只能够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汇报工作,避兔多头领导。
⑥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职位或部门的设置首先应考虑该职位或部门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即因事设职,做到每件事都有人做。但因事设职并不意味着在设置职位时,可以不考虑人的因素。因此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
2. 企业如何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答案】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方法:
(1)学习型企业文化
①强调“终身学习”,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②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
③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
④强调“团体学习”,企业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2)共享型企业文化
①要求企业管理者积极为企业营造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
②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③要求各方放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实现双赢; ④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活动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能够鼓励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⑤积极倡导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
(3)创新型企业文化
①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
②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
3.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理论在现实中有何意义?
【答案】(1)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除了生理需要,还有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和成就需要等需要。权力需要,是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亲和需要,是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就需要,是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该理论的意义
首先,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对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再次,麦克利兰认为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4. 决策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干什么? 它对管理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决策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马奇。决策管理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观点主要有:
(1)管理就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都需要决策。
(2)以“满意标准”代替传统的“最优标准”。
(3)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拍板”的一瞬间。决策的过程至少应该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制定决策的理由; 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对该方案进行评价。这四个阶段都含有丰富的内容,并且各个阶段有可能相互交错,因此决策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4)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指反复出现和例行的决策,决策过程己经形成固定的程序和步骤。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那种从未出现过的,或者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还不很清楚或相当复杂的决策。解决这两类决策的方法一般小同。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因为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某些非程序化决策可以转变为程序化决策。
决策管理学派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石出。
5. 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有哪?
【答案】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
(1)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持下制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总体规划,其中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与运行管理。
(3)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执行。
(4)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5)企业广大职工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
(6)新开发信息系统的用户培训。
(7)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宣传与信息服务。
(8)为企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其他项目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提供技术支持。
6. 什么是组织? 如何理解组织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
【答案】管理学中,组织有一层含义,即:组织实体、组织工作和组织职能。
(1)组织实体
一个实体的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按一定规则和程序组成的具有特定行为功能的人类群体,是人们进行集体性活动的必要基础和条件。组织实体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