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德育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心理、成长、健康、就业等多方面问题。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内容的复杂性、繁琐性,对辅导员增强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成才道路的人生导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这一角色也对辅导员自身提出了挑战,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对辅导员的考核就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教育部规定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本文主要内容有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辅导员工作特点、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内涵、目的、意义、方法、原则、难点及目前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的分析。根据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在通过数次座谈、调研等方式得到各项内容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将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代表浙江大学与中西部地区的代表安康学院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也努力尝试构建一套新型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期望笔者在论文中构建的这一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能全面反映辅导员工作特点,而且操作应用起来简便、严谨、规范,具有科学合理性,也有利于辅导员发现自身工作过程中有待改善的环节,以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最终目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